下载此文档

内部审计机构边界问题研究.doc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内部审计机构边界问题研究
宋兆晴
【专题名称】审计文摘
【专题号】V3
【复印期号】2011年08期
【原文出处】《会计师》(京)2011年6期第73~74页
【作者简介】宋兆晴,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系
    陈汉文(2009)认为基于创造价值的理念,内部审计机构面临着充满挑战的生存环境。它的基本产品——内部审计服务必须让消费者满意,才能为组织增加价值而贡献力量。因此内部审计机构越来越类似于一个独立的“企业”。本文将把内部审计机构作为一个“企业”进行研究。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中提出了研究企业边界的核心问题,即以下四个问题:①企业为什么出现(企业的第一个边界);②企业的边界为什么会扩大(企业的规模为什么扩大):③企业边界的扩大为什么会停止(企业的第二个边界):④企业边界的稳定性如何。既然市场中的企业有边界,那么内部审计机构作为一个“企业”,它的边界何在?下面我们将运用交易成本理论并依据科斯研究企业边界的核心问题来研究内部审计机构的边界问题。
    一、内部审计机构为什么产生
    以科斯为代表的交易成本理论认为交易成本的存在是企业产生的根本原因。交易成本是指通过市场机制组织交易(这里的“交易”是一个一般的概念,包括生产活动等)所支付的成本,包括搜寻交易信息、谈判及履行合约所需的监督而支付的成本。而广义的交易成本包括经济活动中的所有成本,不仅包括签约和谈判成本,而且包括度量和界定产权的成本、用契约约束权力斗争的成本、监督绩效的成本、进项组织活动的成本等。
    交易如果通过组织并允许以“权威”方式来组织,也是要支付费用的。如果一笔交易通过“权威”方式来组织所花费的费用低于通过市场机制来组织所花费的费用,则该笔交易倾向于以“权威”方式来组织,即“内部化”。这里的“权威”是指企业内部的行政和管理。“内部化”的结果即是企业的产生。
    企业的内部审计是从19世纪中叶开始,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而逐步兴起的。随着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企业自上而下地建立起多层次的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将原本集中在最高管理者手中的权利,大部分层层分解到各个管理层次,使其具有不同的管理责任与权力。每个层次根据各自受托的管理责任,各司其职,在最高层管理当局的指挥下,协同管理整个企业的活动。但是管理责任与权力的分解不能减轻最高层管理当局的最终责任,因此各管理层能否有效履行其受托管理责任就变得尤为重要。外部审计师一般一年一度对企业进行审计,如果聘请外部审计师对各个管理层实施经常性审计,费用太高,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于是企业最高层管理当局就转向了企业内部,由能胜任这一任务的员工专门从事这项工作。张五常(1983)指出,利用市场的成本包括发现相关价格的成本、获悉产品性能的成本、计量成本以及确认个体对协同努力所作贡献的成本。交易主体会将利用市场的这些成本与在企业内实现交易的组织成本进行比较,来选择成本较低的交易方式。是利用企业外部人的审计服务,还是在企业设立内部审计部门,同样会在进行这种比较后作出选择。
    聘请外部审计师即在市场中组织交易,寻找外部审计机构、就相关业务进项谈判、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及外部审计收费即为交易成本。如果把这一交易以“权威”方式来组织,所花费的费用低于这一交易成本,那么企业将倾向于“内部化”,其结果就是内部审

内部审计机构边界问题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iwenfei1314
  • 文件大小32 KB
  • 时间2018-06-1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