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卖火柴的小女孩》
年级:六年级
主备人:孙士芳
二次备课:
课题:《卖火柴的小女孩》
课型:预习探究课
学习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卖火柴小女孩命运的悲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领悟作者基于现实合理想象的表达方法。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卖火柴小女孩命运的悲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领悟作者基于现实合理想象的表达方法。
学习流程:
学习流程
学法指导
知识链接
舒畅导学
快乐独学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卖火柴的小女孩的遭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请同学们用心读1-4段,哪些地方让你感动?留下你读书的痕迹。
一整天小女孩是怎么卖火柴的?会遇到些什么?
用几个词语来概括
安徒生(Heinz Christian Andersen, 1805—1875)
丹麦作家。1805年4月2日生于丹麦菲英岛欧登塞的贫民区。父亲是个穷鞋匠,曾志愿服役,抗击拿破仑·波拿巴的侵略,退伍后于1816年病故。当洗衣工的母亲不久即改嫁。安徒生从小就为贫困所折磨,先后在几家店铺里做学徒,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少年时代即对舞台发生兴趣,幻想当一名歌唱家、演员或剧作家。1819年在哥本哈根皇家剧院当了一名小配角。后因嗓子失润被解雇。从此开始学习写作,但写的剧本完全不适宜于演出,没有为剧院所采用。1822年得到剧院导演约纳斯
看到奶奶,小女孩想起奶奶活着的时候对她的疼,对她的爱,现在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奶奶活着的时候怎样疼爱她?
品读课文5-10自然段,看看小女孩曾经拥有怎样的幸福?
小女孩一共几次擦亮火柴?每次都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会看到这些?请你用表格的形式完成。
请同学们再次朗读全文,想一想: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的身边,你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自己动手画表格,填写内容。
轻松反馈
卖火柴的小女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