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救高原明珠
滇池污染治理现状
2018/6/19
1
目录
2018/6/19
2
高原明珠之痛
滇池位于昆明市南的西山脚下,是受第三纪喜马拉雅山地壳运动的影响而构成的高原石灰岩断层陷落湖,海拔1886米。滇池水域,群山环抱,河流纵横,良田万顷,人称“高原江南”,又有“高原明珠”之称。在池的周围,有渔村和风帆点缀的观音山风景区;有花光树影的白鱼口空谷园;有绵亘数里,水净沙明的海埂湖滨场和秀美隽逸的大观楼公园等等,都是十分惬意的游览之地,特别是在绿波荡漾的彼岸,巍峨雄壮的西山之巅,水浮云掩。那湖泊的秀丽与大海般玄境便呈现在你的眼前。滇池既有湖泊的秀丽,亦有大海的气魄,历史上这里一直是度假观光和避暑的胜地。1988年,滇池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2018/6/19
3
据老一辈人说,在他们还年轻的时候,滇池的水还很清澈,非常适合游泳,每当夏天到来,他们总会去玩水嬉戏。当时鱼的种类繁多,是钓鱼者的好去处。那时:“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的美景他们还可尽收眼底。
看,多么清澈的湖水啊!
2018/6/19
4
滇池之现状
2009-5-1摄于滇池
2018/6/19
5
2018/6/19
6
2018/6/19
7
滇池污染由来
滇池污染经历了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水质污染从70年代后期开始,进入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富营养化日趋严重。近年来,滇池变成富营养型湖泊,部分呈异常营养征兆,水色暗黄绿,内湖有机有害污染严重,污染发展较快,外湖部分水体已受有机物污染,氮、磷、重金属及砷大量沉积于湖底,致使底质污染严重,滇池已处于“老年型”湖泊状况。
2018/6/19
8
80年代未调查结果表明:随着滇池生态环境的变化,导致鱼类产卵、孵化场地的生态环境破坏、并加之过度捕捞和鱼类种群间相互作用等因素影响,使滇池鱼类种群发生巨大变化,土著鱼种仅存4种、土著鱼种濒于灭绝,如肉嫩味美的金线鱼现己灭绝。
蓝藻、青苔、浮萍、水葫芦……这些常见的着生藻类和浮叶植物开始交替蹂躏着滇池。2008年3月下旬以来,浮萍、水白菜在草海星星点点地蔓延开来。据2008年8月5日的新闻报道,昆明市滇管局渔业行政执法部门及相关单位工作人员日均从草海清理打捞浮萍达50余吨。
2018/6/19
9
五、是滇池流域城镇化迅速发展;
六、滇池属于半封闭性湖泊,缺乏充足的洁净水对湖泊水体更换。
七、是在自然演化过程中,湖面缩小,湖盆变浅,进入老龄化阶段,
内源污染物堆积,污染严重。
一、是滇池地处昆明城市下游,是滇池盆地最低凹地带;
二、是生活污水进入滇池;
三、是工业废水进入滇池
四、是农业面源污染;
随着近年来滇池的污染形势更加严峻,滇池已被国务院列为重点治理的“三湖三河”之一。
造成水污染的原因有
2018/6/19
10
滇池水污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