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首页
第 25 次课授课时间 2007-10-29 教案完成时间 2007-10-22
课程名称
外科学及野战外科学
年级
2004级
专业,层次
医学影像
五年制本科
教员
安宁
专业技术
职务
副教授
授课方式
(大,小班)
大班课
学时
2
授课题目(章,节)
第十九章颅内压增高
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基本教材:《外科学》(第6版),吴在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
主要参考书:1.《神经外科学》(第1版),王忠诚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3月出版
2.《外科学及野战外科学》(第1版),王正国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年7月出版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颅内压的正常值,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掌握什么是脑疝、脑疝的临床表现及其治疗原则。
理解颅内压的调节机制、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
了解颅内压增高和脑疝的主要病因。
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共80分钟
导课(5分钟)
颅内压增高的概述(15分钟)
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10分钟)
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及治疗(10分钟)
脑疝的定义(5分钟)
脑疝的病因、分类(15分钟)
脑疝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15分钟)
小结(5分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颅内压增高和脑疝的定义、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难点:颅内压的调节机制、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思考,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给学员布置作业,启发思维。
教学方法:
1. 本课用真实的例子开始,加深学员的印象,提起学员的兴趣
2. 在讲解颅内压增高的过程中,应用实例,讲解检查手段和治疗方法。
3. 任务驱动法:多采用提问式教学,引导学员们积极
教学手段:主要利用图片、视频、板书,并结合病例实例、互联网等手段。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学组长签名)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月日
教案续页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
分配
第十九章颅内压增高
(Increased Intracranial Pressure)
第一节概述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神经外科常见临床病理综合征,(200mmH2O)以上,从而引起的相应的综合征。(重点)
:颅腔容纳着脑组织、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和血液三种内容物,当儿童颅缝闭合后或成人颅腔的容积是固定不变的,约为1400~1 500ml。颅腔内的上述三种内容物,使颅内保持一定的压力,称为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
:以脑脊液的静水压代表颅内压力,通过侧卧位腰椎穿刺或直接脑室穿刺测量来获得该压力数值,~(70~200mmH20),~(50~lOOmmH2O)。
:颅内压可有小范围的波动,它与血压和呼吸关系密切,收缩期颅内压略有增高,舒张期颅内压稍下降;呼气时压力略增,吸气时压力稍降。颅内压的调节主要是通过脑脊液量的增减来调节。
5分钟
用罗斯福总统的病例导课。
15分钟
板书:颅内压的组成部分
用图片与颅骨实物,讲
颅内压增高 - 神经外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