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改且进步
有幸教了新课程七年级的教材,可以说是新课程改革的亲自参与者。本套教材由SectionA,SectionB和Self-check构成。SectionA比以前老教材多了2d部分的对话内容。Grammar Focus部分较老教材多了习题内容。Self-check部分也多了许多习题。本套教材还在书本后面单独列出了语音训练,教了一年后,发现新课程改革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一是进行了充分的习题训练,学生在不断的习作训练中进行纠错与自我纠错,改变了以往教材习题少的缺点。语音训练的单独列出使大部分学生在七年级上册就能掌握单词的读音,大大减少了英语学习的障碍,以前许多学生就是被“读音”这只拦路虎挡住了,新课程的改革基本上解决了学生的读音难题。这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进步,但不足的是新课程Self-check部分习题过难,特别是对许多农村学生更是一大挑战。这是对新课程改革教材的些许看法。
新课程教学过程如何呢?通过这一学年的教学,我深刻的感受到,在课堂改革中,教师首先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提高认识,深刻理解新课堂的内涵,树立新的教学观念。在本学年的教学中,我认识到以下几个问题:
刚学英语的时候,学生对英语这门课程充满好奇,喜欢模仿、学习。但是,我发现自从小学开始学习英语后,好奇心逐渐减弱。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有些学生产生了消极情感,没有兴趣,甚至厌学。
教师面对整体学生进行教学的态度误区。教师对学生学习英语的要求过于严格,不能注意到学生的差异性,没有发现他们接受语言的快慢程度,最终导致有的学生吃得饱,有的学生吃不饱。吃不饱的学生就会产生以下情绪:上课或讲练习的时候,就会马虎,注意力不集中。
教师在有些知识点讲过后,有的甚至操练了多遍,反反复复强调了,学生仍没有掌握。有些教师就责怪学生,并因此加强反复练习。于是在教师的责怪声中,在枯燥的练习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消失了。
从以上几个问题中,我体会到:学生学习语言的能力是因人而异的。有差别是正常的,要教好每一个学生,但不能要求每个学生都一样、一个模式,不能要求学生都按一个模式去发展,而是开发学生不同的潜能,发展学生学习英语的各方面的能力。而且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去因材施教。在教学中我一直强调背诵语篇的重要性,新教材对话内容及语篇较多,我要求成绩优秀学生全部背诵,成绩较差的学生只要求每单元背诵两篇简单对话,慢慢养成语感就行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想破罐子破摔的学生基本没有了,优秀学生已经有了较强的语感。
新课程要求学生有更多的发言表现机会,坚持用新课程的方法对学生表达,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有好处的,但是对老师也提出了挑战:一边要保证课程的流畅热闹,又要避免冷场。这对老师的组织能力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采取的方式是每个小组差生和优生搭配起来,每组两个英语组长,分工合作,一个负责组员的背诵听写工作,一个负责作业检
查单词重默等事情,减少组长的工作量,组长也可彼此监督。
在具体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方面,我是这样做的:听是学习英语的第一步,在长期的实践教学中,老师们发现学生语音语调不正确,主要是由于听得不够、模仿不当造成的。教师应训练学生多听英美人士的发音,正确模仿,新课程教材有大量的听力原文,正好对我们的教学很有作用,我充分利用了这个资源,每天早自习都要去放十分钟听力。说是学习英语的第二步。让学生听力之后读出来
且改且进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