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惜时、立志、有恒心
、待事
、谦和好礼
关于勤奋的小故事
晋朝时候,有一个人名叫孙康,非常好学。他家里很穷买不起灯油,夜晚不能读书,他就想尽办法刻苦地学习。冬天夜里,他常常不顾天寒地冻,在户外借着白雪的光亮读书。
当时还有一个人,名叫车胤,也和孙康一样,没有钱买灯油。夏天夜晚,他就捉了许多萤火虫,盛在纱袋里,用萤光照亮,夜以继日
2. 负薪挂角
汉朝时候的朱买臣,小时候,家里很穷。为了维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没有时间读书。但是他好学不倦,常常背着柴一边走,一边看书。
隋朝有一个叫李密的人,小时候给人家放牛。每天出去都要带几本书挂在牛角上,趁牛吃草的时候,他就坐在草地上用心读书。
关于勇敢的小故事
不达目的不罢休——卡耐基克里蒙·史东是美国"联合保险公司"的董事长,美国最大的商业巨子之一。被称为"保险业怪才"。史东幼年丧父,靠母亲替人缝衣服维持生活,为补贴家用,他很小就出去贩卖报纸了。有一次他走进一家饭馆叫卖报纸,被赶了出来。他乘餐馆老板不备,又溜了进去卖报。气恼的餐馆老板一脚把他踢了出去,可是史东只是揉了揉屁股,手里拿着更多的报纸,又一次溜进餐馆。那些客人见到他这种勇气,终于劝主人不要再撵他,并纷纷买他的报纸看。史东的屁股被踢痛了,但他的口袋里却装满了钱。勇敢地面对困难,不达目地绝不罢休——史东就是这样的孩子,后来也仍是那种人。
孝的格言
将出牵衣送,未归倚阁望。 —— 黄遵宪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孟郊百善孝为先。 —— 中国古代名言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 《礼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 孔子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也是对人类劳动的尊重。 —— 佚名子孝父心宽。 —— 陈元靓老来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 —— 司汤达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孟子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 孟郊你不同情跌倒在地的老人,在你摔跤时也没有人来扶助。 —— 佚名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 —— 《四言》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