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建筑防水、防潮构造
能力要求:本间要求了解刚性防水屋面和柔性防水屋面的特点,掌握油毡屋面防水的构造、楼板层的排水和防水构造、墙身和地坪层的防潮构造及地下室防潮和防水的构造。
屋面是屋顶的面层。它直接承受大自然中风、雨、雪的侵袭。因此,屋面防水是屋顶使用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的使用功能。屋面防水方式根据所用材料及施工方法的不同分访问团两种:刚性防水屋面和柔性防水屋面。
刚性防水屋面构造
刚性防水屋面是指用刚性材料作为防水层的屋面,如防水砂浆、细石混凝土、配筋细石混凝土防水屋面等。因混凝土抗拉强度低,属于脆性材料,故称为刚防水屋面。它主要有构造简单,施工方便,造价低廉等优点。,但对温度变化和结构变形较为敏感,容易产生裂缝,施工要求较高。由于保温层多为轻质多孔材料,上面不能进行湿作业,而且混凝土铺设在这种比较松软的基层上,也很容易产生裂缝,因此,刚性防水屋面一般只用于无保温的屋面,多用于南方地区的建筑。
混凝土刚性防水屋面一般由结构层、找
平层、隔离层和防水层组成,如图8一1所
示。
(1)结构层刚性防水屋面的结构层要
求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因此,一般采用
刚度大、变形小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或预制钢
筋混凝土屋面板,并在结构层现浇或铺板时
形成屋面排水坡度。
(2)找平层为保证防水层厚度均匀,
通常在结构层上用20mm厚1:3水泥沙浆做
找平层。细石混凝土防水层不像油毡防水层对基层的平整度要求那么严格,如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时基层比较平整,也可不设找平
层。
(3)隔离层为了减少结构层变形及温度变化对防水层的不利影响,应在防水层与结构层
之间设隔离层。结构层在荷载作用下产生挠曲变形,在温度变化时产生胀缩变形,这些变形会
将防水层拉裂。所以,在防水层与结构层之间作一隔离层,以减少这种影响。隔离层可采用纸
筋灰、低强度等级水泥砂浆或薄砂层上干铺一层油毡等做法。当防水层中有膨胀剂时,其抗裂
性能将有所改善,也可不做隔离层。
(4)防水层由于防水砂浆和细石混凝土防水层很容易开裂,故目前应用较少。常用
的做法为采用细石混凝土整体现浇,强度等级不低于C25,厚度不宜小于40mm;并在其
中双向配置中4钢筋,钢筋间距100~200mm,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10 mm。细石混凝
土中可掺人适量外加剂,如膨胀剂、减水剂、防水剂等,主要目的是提高混凝土的抗裂
和抗渗性能。
(1)屋面分格缝所谓分格缝,实质上就是刚性防水屋面的变形缝,亦称分仓缝。设置分
格缝的目的在于:
l)当外界温度发生变化时,大面积的整体现浇混凝土防水层会产生热胀冷缩,从而出现
裂缝。如设置一定数量的分格缝,会有效地防止裂缝产生。
2)在载荷作用下,屋面板有可能产生挠曲变形,引起混凝土防水破裂,如果在这些部位
预留好分格缝,便可避免防水层的开裂。
因此,分格缝位置在屋面结构变形敏感部位,以及温
度变形许可的范围内。一般屋面板结构变形敏感部位为预
制板的支承端、预制板搁置方向变化处、现浇和预制板相}
接处、两边支承与三边支承相接处以及预制板下有隔墙支
持和没有隔墙支持等相接处。分格缝与板缝上下对齐。分
格缝服务面积一般在15~25m2左右,间距不宜大于6 m.
结构层为预制屋面板时,分格缝应设置在板的支座处。
当建筑进深在10 m以内时,在坡面某一板缝上再设
一道纵向分格缝。在横墙承重的民用建筑中,分格缝的位
置如图8-2所示。由于屋脊是屋面的转折处,所以设一
条纵向分格缝,横向每一开间设一道缝,并与预制屋面板
缝对齐。分格缝具体构造见图8一3所示。
在设置分格缝时应注意:防水层内的钢筋网片在分格缝处应断开;屋面板缝由浸过酒精的
木丝板填塞,缝口用油膏嵌填;缝口外表用二毡三油盖缝条贴缝,油毡条宽200一300 mm,屋
脊和流水方向的分格缝可将防水层做成翻边泛水,用盖瓦覆盖。
(2)泛水构造屋面防水层与垂直于屋面的凸出物交接处的防水处理称为泛水。如女儿
墙、变形缝、管道孔等部位均需作泛水处理。
刚性防水屋面的泛水构造与油毡屋面基本相同。泛水应具有足够的高度,一般不小于
250 mm,非迎风面为180mm。泛水与屋面防水层应一次浇成,不留施工缝,转角处做成圆弧形,泛水上也应有挡雨措施。刚性屋面泛水
与凸出屋面的结构物(如女儿墙、烟囱等)之间
必须设分格缝,以免因两者变形不一致而使
泛水开裂,分格缝内填塞沥青麻丝。常见的
泛水构造做法见图8一4所示。
(3)檐口构造刚性防水屋面常用的檐
口形式有自由落水檐口、挑檐沟外排水檐口、
女
建筑防水防潮构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