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排水种类
排水的分类——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降水
不同种类排水的要求:
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排除
工业废水——处理、收集、再处理、排除或直接排除
降水——收集、排除或收集、部分处理、排除
城市排水体制
排水系统的组成——管网、处理系统、最终受体,对应收集、处理、排放的排水过程。
直排式合流制
特点:投资省、污染大、无污水厂
适用:小污染、大水体、建设初期
截流式合流制
特点:投资较省、污染不大、有污水厂
适用:干旱地区、旧城改建
完全分流制
特点:投资大、污染小、有污水厂
适用:新建地区
不完全分流制
特点:投资较省、污染小、有污水厂
适用:地形起伏且水系健全地区
城市排水体制选择
两个关键——地形和水系
三个目标——治污、排涝、综合利用
五个方面
城市安全方面
环境保护方面
工程投资方面
近远期关系方面
运营管理方面
城市建设初期,根据情况,采用直排式合流制、截流式合流制、不完全分流制,逐步向完全分流制过渡。
要因地制宜,一个城市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排水体制是很正常的。
城市排水规划要注意的问题
不同城市如何因地制宜
干旱地区与多雨地区城市——排水与水资源利用
山区与平原城市——排水与防洪防涝
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城市——排水系统的性能与造价
滨水与非滨水地区城市——水系的保护与建设
排水与竖向规划的关系
国内大城市排水系统简介
上海市排水系统
上海市排水体制是合流制与分流制并存,规划排水系统341个。已建和在建的排水系统中,有67个合流制排水系统,114个分流制排水系统。中心城污水管网的普及率约为64%。
上海市已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普遍存在设施利用效率不高的问题。主要原因是收集系统不完善。
上海城区铺设排水管道已有相当长的历史。旧的管道系统建设标准低,均采用刚性接口,管道接口技术比较落后。
在越来越重视和控制点源污染的时候,雨水径流的非点源污染变得越来越严重。污染物质未加处理直接排入河道中,极大地污染了河道。
国内大城市排水系统简介
北京市排水系统
北京市城市排水系统分为合流制与分流制两大类。
北京市形成了9个大小不等的污水系统。同时修建了一些雨水干沟。
北京市建造污水截流工程后仍有大量污水溢流入河,关键问题在于污水截流工程中的截流设施。北京市的污水截流则不是在合流沟出口处设截流井,而是在各个污水支管进合流沟干管(沟)处设截流井。
国内大城市排水系统简介
广州市排水系统
目前正在同时推进四个污水治理项目的建设,城市污水处理的能力在2005年达到162万吨/天。
广州市排水体制的混乱和脆弱既有城市发展历史的原因,又有污水处理和城市排水系统建设长期严重滞后的原因。
污水系统的直接排放和通过合流制及雨污混接方式的污水排放是造成城市水体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污水厂及管道系统规划建设不配套。一方面,污水主干管建设滞后于支管建设;另一方面,主干管建设滞后于污水处理厂的建设。
合流制中心管道淤积情况严重,在清掏不及时的情况下,遇暴雨则出现“水增阶”。
国内大城市排水系统简介
深圳市排水系统
深圳特区共建成4座污水处理厂,设计平均日处理污水56万m3,设计污水处理率应达到60%,但实际还达不到30%。
深圳特区市政排水管网以分流制为主,但存在雨污合流现象。
污水管网没有统一管理,住宅区排水系统与市政排水系统衔接混乱,污水管道质量问题多
国内大城市排水系统的特点
历史欠账多,弱点明显
涉及地域大,问题复杂
雨污合流多,污染较大
水系破坏重,排涝困难
发展不均衡,混接较多
综合利用少,有待加强
经济实力强,发展较快
城市排水工程系统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