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清代“方略”史书的编纂及其历史价值.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清代“方略”史书的编纂及其历史价值
作者:赵云田文章来源:中华文史网更新时间:2009年04月08日
清朝(1644-1911)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存在268年。其在关外时期,如果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16年)算起的话,还有28年;而如果再从努尔哈赤以“遗甲十三副起兵”(1583年)开基创业算起的话,则还有61年。清朝存世之长,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其它朝代相比,也是排在前列的。
在300余年的时间里,清朝对中国发展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且不说清代前期被人们称为“康乾盛世”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国家统一,国力强盛,国土广袤,物产丰盈,人口众多,集中反映了当时中,也奠定了中国今天的疆域,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也不说在文化领域,通过大规模的编纂书籍,对二千余年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总结,出现了卷帙浩繁、气势宏大的《古今图书集成》和《四库全书》,实现了中国文化遗产的历史性总汇;单就文化领域的“方略”史书的编纂来说,就有许多可以点评之处。
有清一代编纂的“方略”(有时也称“纪略”)史书,和以往历朝历代相比,算是最多的,仅官修的就有23部之多(参阅附录)。什么是“方略”史书?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方略”就是全盘的计划和策略,那么,“方略”史书就应当是指那些有全盘的计划和策略的战争史书籍,或者说就是讲作战计划和策略的书籍。清朝编纂的这些书,在当时属当代史的范畴,而在我们今天看来,当然就属于清朝的历史了。
要认识清代“方略”史书的编纂,首先应当了解清朝统治者对编纂史书、特别是本朝当代史书籍的重视。其次,还应当了解清代修史机构的成立及其运作情况。第三,也应当了解清朝发生的各种各样战争的大致情况,以及相关《方略》的成书背景。
首先,是清朝统治者对编纂史书、特别是本朝当代史书籍的重视。顺治二年(1645年),清朝统治者就成立了编纂《明史》的机构,准备纂修《明史》,直到乾隆四年(1739年),才编纂成并刊印,整整用了95年。这是清朝统治者重视编纂史书一个最好的例子。对本朝的历史,清朝统治者则是更加重视。顺治六年(1649年)春,清朝统治者开始组织人力纂修《太宗文皇帝实录》,顺治皇帝指示说:凡一代之兴,必垂一代之史,以觐扬于后世,这实在是一件重要的工作(见《清世祖实录》卷42,顺治六年正月丁卯条)。他还就纂修《清太宗实录》的原则提出了意见:不要浮夸而失去真实,不要偏激固执而失去公正,不要疏忽而造成缺漏,不要怠玩而荒废时间,一定要以诚敬的态度修好这部书,使其成为后世可以遵循的标准(参阅上引书)。康熙皇帝即位后,也积极准备纂修清太祖、太宗、世祖三朝的历史,为此任命了各方面的负责人,还就开国功臣传主的先后顺序提出了意见,就某些原则问题作了指示。雍正皇帝即位以后,不仅准备要修三朝国史,而且准备纂修四朝国史,并积极进行准备工作。他谕示有关部门发出文件给相关单位,把各级贵族以及文武大臣的材料收集起来,汇集成册,作为纂修国史用。他还任命大学士鄂尔泰为总裁官,抓紧工作。清朝统治者所以非常重视史书的编纂,特别是“方略”史书的编纂,那是他们认为,从中可以总结历史教训,更好地守住祖宗传下来的基业。乾隆皇帝在《开国方略》一书的序中就曾这样说:以敬天命,守祖基,兢兢业业……此《开国方略》之书所以作也(参阅《开国方略》序)。
其次,是清代修史

清代“方略”史书的编纂及其历史价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ocxuty74
  • 文件大小36 KB
  • 时间2018-06-2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