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期方案整合
项目背景及基本情况
通过数字城管项目一期的建设,寿光市数字城管系统已经初步形成,特别是12319热线应用系统的建成,从根本上解决了城市管理中的问题发现和派遣的问题,初步建立起了一套发现问题、派发任务、处理问题、问题反馈与核查的分析和考核评价体系,建立起了基础的数字城管框架平台。寿光市数字城管一期中完成了12319热线应用系统的建设,做完了城建服务大厅的装修改造,配置了中心机房网络架设及硬件安装。
在一期建设的良好条件下,结合寿光市城市管理实际需求,在经过充分的现场调研后,建设寿光市综合性数字城管系统二期工程。基于“大城建”的理念,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主城区基础数据普查和入库建设;以及相关配套软硬件环境建设。
本次二期工程建设,希望能够更进一步推进寿光市的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将一期建设的12319热线系统、寿光市住房与城乡建设局各个不同部门信息系统进行信息交互共享、整合,节约投资,共需改造及整合14个业务部门的相关资源,同时增加防洪防汛、建筑工地监控、媒体受理监督等11套新的功能,真正建成具有寿光特色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综合系统。
先进性
不仅仅监督兼有管理功能:
监督、管理、考核、评价在一个平台上全部实现,通过不同权限的划分,实现不同的功能。
物联网的运用:
根据“十二五规划”对物联网的规划及部署,我们加重了物联网在本系统的应用。完善一期12319平台,实现可视部件的监控;同时在二期实现不可视部件(地下管线、燃气管线、热力管线、自来水水质及管线等)的实时监控;实现了集群调度功能(建筑工地、应急资源)
多级监督:
建设局可以对管理单位进行监督、考核、评价;可以对外包业务(城市管理监督员信息采集市场化)进行监督、考核、评价
建设局下设科室及业务单位在被监督的同时也对自己单位所管辖内容进行监督、管理、考核
建设局下设科室及业务单位同时对自己单位所管辖内容在系统内可以进行管理
指导思想及建设目标
在一期项目建设的基础上,立足于寿光市“大城管”的管理思想,根据建设部关于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工作标准要求,结合寿光市城市管理工作实际,建设基于GIS具有寿光特色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系统建成后将具有
“供热质量在线监测、污水处理情况在线监测、城市供水在线监测、城市供气在线监测、城市管理视频监控、城市管理作业状态GPS监控、网格化城市管理、城市管理考核评价、城市管理监督指挥、应急指挥调度”等功能,同时具有接受市民咨询、求助、投诉、抢险抢修等便民服务功能,对建筑工程、环卫作业、市政工程、建设工地等的监管功能,能够实现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动态化、标准化,使城市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形成沟通快捷、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反应快速、处置及时、运转高效的城市管理和监督长效机制。要求建二期工程建设完毕后,为进一步推进寿光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大规划的全面建设留有足够的拓展应用空间。
基于GIS
寿光市数字城管二期工程要求以GIS为基础,多数的展现和操作都需要在GIS界面完成。
统一的大系统平台
将城管执法、环卫、供热、燃气等系统集成到统一的平台,实现统一的调度、展现、考核评价,通过这一个平台实现,并要求该平台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稳定性。
建设原则
以数字化为手段,建立一个功能先进、责任明确、流程合理、统一指挥调度、资源整合、监督考评与工作成绩挂钩相结合的数字化城管系统。
先进性、规范性原则
系统总体设计要在总结其它城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进行,技术上采取先进且成熟可靠的实现形式,系统具有实用性、超前性和规范性。
资源共享原则
数字化城市管理工程建设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利用服务总线平台,接入一期建设系统、寿光市各个不同部门信息系统,并对寿光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进行扩展和延伸。同时,借用公安监控设施、寿光市公共服务平台GIS地图服务以及其他现有资源,以节省成本,缩减建设费用。
机制领先原则
数字化城市管理的过程也是城市管理机制和流程整合和创新的过程。数字化城市管理工程建设重在机制建设,通过新机制的建立和流程整合,明确城市管理部门的责任和义务,有效避免各部门之间互相推诿、职责不清、管理不到边、不到位现象的存在,真正使我市城市管理水平再上一个大台阶。
标准化原则
系统建设应依据相关建设部、国家、国际标准和规范,系统流程处置、系统、设备之间的的接口应符合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稳定性
要保证系统运行可靠,应采用先进和高度商品化的软硬件产品,在设计时关键部位应采用先进可靠的容错技术,并具有备份措施,从技术上保证系统的可靠性。
安全性
要分层次、分级别考虑系统的安全防护措施,从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分别考虑系统的安全体系和机制。
可
数字化城管方案整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