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语书中看德育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摘要】所谓“教育”,就是教书育人,其本质包含着“教书”和“育人”这两方面的内容。因此,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我们一定要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过程之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1] 。本文从英语教学的几个具体方面探讨德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方法。
【关键词】英语教学渗透德育
语言是有国界的,但德育是无国界的。语言只是人们表达自己思想情感和需要、传播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工具。英语作为一种语言,不仅是人们交流沟通的桥梁,更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语言知识课。其内容包涵着很多的德育因素,而教材是寓德的载体,依据教材挖掘德育因素是课堂寓德的前提。然而,教学的永久性特点是具有强烈的教育性,重视和加强青少年的品德教育,这也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热点。因此,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工作的头等大事,在“素质教育”改革这股风下,小学英语教学再也不是单纯的学科教育,而是要求老师抓住有利时机,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2]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去了手段的目的。
”那么,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的渗透呢?
尊敬师长,关爱他人
现在的小学生大多都是家里的“小王子”和“小公主”,全家人围着她/他一个人转,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因此,他们的自我意识较强,往往不懂得如何去关心别人,尊重别人。因此,教师可以再课堂中或课外活动中加以指导。既让学生有兴趣学校英语,又学习如何做个好学生。如有关节日的教学。英语书的Good to know中出现了很多节日:Happy Teacher’s Day! Happy Women’s Day! Happy children’s Day! Happy New Year’s Day! Mother’s Day!Father’s day! 等等。在教学节日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小卡片,并用英语写上祝福语,送给自己最喜欢的人。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加强了动手能力,又教导学生,卡片的贵重在于自己动手做的,这份心意是弥足珍贵的。如教师节,母亲节以及父亲节等,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边做边学习怎么说。而在送的过程中,可以用英语来表达,让学生有新鲜感和成就感。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尊敬师长,做个好学生和好孩子。至于儿童节,教学过程也可如此,让学生团结同学,关心同学。也可以做爱心卡,帮助需要帮助的同学。让每一个小朋友都学习如何做一个尊敬师长和关爱他人的好学生、好孩子。
说到father和mother,我们英语中还有很多其他家庭成员的称呼。在Book3中,有一单元是My 。根据我上课的反思,我用family这个词来开头,也用这个词来总结。因为四年级上册,学生是由字母过渡到单词,所以我就把英语单词拆开来,加深学生的印象。如:family = 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用这句话来贯穿整个单元。从英语角度来说,学生由易到难,容易理解,而且学生也有很高的积极性来参与这个单词变句子的游戏;从德育角度来说,要让学生爱自己的爸爸和妈妈,从而延伸到爱其他长辈,爱老师,爱同学,做一个心中有爱的人。
另外,
德育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