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护理指征:病情危重,需绝对卧床休息、生活不能自理者;各种大手术后前期者;各种内出血、外伤、高烧、昏迷、功能衰竭、休克或极度虚弱者;瘫痪、惊厥、子痫、晚期癌肿者及早产婴等。
内容:
(一)随时观察病情,每半小时左右巡视1次,测量生命体征,及时客观记录病情。
(二)加强基础护理,卧床病人定时翻身,防止发生并发症。
(三)根据病种特点、病情需要,协助病人进食、服药、大小便等。
(四)针对具体情况,实施心理护理,进行健康教育。
要求:保持良好的病房环境,保持床单元清洁;保持病人“六洁”(头发、手、足、会阴、皮肤、口腔);保证各种管道在位通畅;保证病人正常休息。
(一)向病人和家属介绍病区环境、作息制度和探视制度,检查病人有无携带危险物品。
(二)按时准确地实施各种治疗措施,做到病人服药到口、看服下肚,防止藏药,观察药效和处理不良反应。
(三)陪送病人完成各项检查,配合治疗,及时观察、迅速处理各种并发症。
(四)每30分钟巡视病人一次,密切观察病人的行为变化,根据病情给予劝慰、阻止或隔离,必要时进行保护性约束,随时记录、及时上报、正确处理。
(五)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因人而异实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组织病人参加室内外工娱活动。
要求:保持病室清洁和环境安全;病人外出治疗、检查、活动时有工作人员陪同;保持病人“六洁”(头发、手、足、会阴、皮肤、口腔)、“三短”(头发、胡须、指甲);保证病人饮食睡眠。
悲观的情绪--悲哀,忧郁;对日常的大部分活动失去兴趣或乐趣 --食欲差;体重显著减少 --失眠或睡眠过多 --显著减缓(运动迟滞)或激越 --感觉自己没有价值;自责 --思维和集中注意的能力降低;健忘 --反复想到死;有自杀的观念或举动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的特点是起效相对较快,疗效比较确定,适合于中度、重度抑郁症患者。抗抑郁药是当前治疗各种抑郁障碍的主要药物,能有效解除抑郁心境及伴随的焦虑、紧张和躯体症状,有效率约60%~80%。
1、目前一线的抗抑郁剂包括SSRI类药物,如帕罗西汀、舍曲林、氟西汀、西酞普兰、氟伏沙明等,俗称“五朵金花”,SSRI类不良反应较少而轻微,尤其是抗胆碱能及心脏的不良反应少。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厌食、便秘、腹泻、口干、震颤、失眠、焦虑及性功能障碍等。
2、SNRI类药物,如文拉法辛、度洛西汀,SNRI疗效肯定,起效较快,有明显的抗抑郁及抗焦虑作用。对难治性病例亦有效。常见不良反应有恶心、口干、出汗、乏力、焦虑、震颤、阳痿和射精障碍,大剂量时部分患者血压可能轻度升高;
3、NaSSAs类(NE和特异性5-HT能抗抑郁药),如米氮平,有良好的抗抑郁、抗焦虑及改善睡眠作用,口服吸收快,起效快,抗胆碱能作用小,有镇静作用,对性功能几乎没有影响,常见不良反应为镇静、倦睡、头晕、疲乏、食欲和体重增加;
4、安非他酮,去甲肾上腺素、 5-羟色胺、多巴胺再摄取的弱抑制剂,对单胺氧化酶没有抑制作用,适用于抑郁症以及双相抑郁,优势为对体重以及性功能影响小。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激动、口干、失眠、头痛或偏头痛,恶心、呕吐,便秘、震颤、多汗。
5、对于一些焦虑明显、伴有睡眠障碍的患者,可以短期使用一些苯二氮卓类(安定类)药物或者一些新型的助眠药物,如唑吡坦、佐
一级护理指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