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 鲁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解决重点字词;
理清文章思路,对故事情节进行简要分析并把握叙事详略;
解决问题:为何戏并不十分精彩,豆也普通,“我”却觉得“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导入
前两天呢,老师布置了写一篇“记幼时趣”的作文,就有同学写到,小时候跑到洗衣机里去洗澡啊,还有的写到了,从来没骑过马,没骑过牛,就骑过鸡,我估计那是火鸡啊,总之不是一般鸡。那么老师想问我们的同学,你们有什么童年有趣的回忆?好,下面我们看看鲁迅是怎么回忆他的美好童年的。
二、作者介绍
鲁迅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的第一部白话文小说是《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也是较有影响的作品,散文集有《朝花夕拾》、《野草》。此外还有《故事新编》、《且介亭杂文》等。
三、检查预习
检查生字词读音
归省吁气行辈撺掇凫水怠慢潺潺蕴藻家眷旺相纠葛渔父
四、释题
社“礻表示祭祀,土是指土地神。古代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叫“社”。按照我国民间习俗,每到播种或收获的季节,农民们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报土地神。在绍兴地区,后来发展为以演戏的形式祭祀,这时候演的戏称为“社戏”。
在这里鲁迅写的《社戏》是一篇短篇小说。既然是小说,那么我们就应该知道,文章当中的“我”并不是作者本身。同学们还记得小说的三要素是哪三要素么?
人物情节环境
今天我们一起来理清文章的情节,看看作者都写了那些事。
好,在进入文章的学习之前,再给同学们用五分钟的事件把文章浏览一遍。
五、讨论课文段落层次。
文章题目讲的是社戏,那么很明了,文章的中心事件应该是什么?
明确:看社戏
文章当中从哪个部分开始提到“看戏”一直到看戏归来回到家?哪个自然段到哪个自然段?
明确:(4---30) 去赵庄看戏
3、在这一大的部分中从哪个自然段到哪个自然段真正写了社戏的演出(14---22) 赵庄看戏(从看到戏台到离开赵庄)
4、在4-30自然段的那么大的一个部分中,作者仅仅写了在赵庄看戏这件事么,如果不是,还有哪些事情?
(4-9)戏前波折
(10-13)夏夜行船
(14-21)船头看戏
(23-30)月夜归航
5、“我”所第一盼望的是去看社戏,终于等到了那一天了,但是“我”能顺利的去看戏么?
明确:不能波折:没船没大人同去
6、但最后我们还是去了,我们是怎么样解决这些问题的?谁解决的?
明确:双喜提议有八叔的航船双喜写包票保证安全
7、看场戏不容易啊,在经历了波折之后终于迎来了社戏,那么“我”所盼望的社戏到底精不精彩?
明确:并不十分精彩
想看翻筋斗并不翻
小旦唱戏不乐看
想看扮演蛇虎许多时都不见
老旦唱戏破口喃喃地骂
在这里作者把角色的出场表演和小伙伴们的反应结合起来,做到了情景交融。
8、戏并不十分精彩,但作者为什么还在文章的最后一段写到“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在看戏的途中他们看到了什么?都发生了什么?
明确:(1)看到了美景(10—13)
分析“拔”“点”“磕”“架”四个动词,充分描绘出了小伙伴驾船技术的熟练,体现了去看戏的愉快和急切心情。
分析11段中景物描写(提示景物描写的角度,强调景物描写的作用)
从感官角度,给我们展示了一幅乡村夜景图;烘托了“我”和小伙伴们看戏的愉悦
l鲁迅鲁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