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乡土教育读本《威海历史》
内容解读与使用说明
董绍才威海市教研中心
weihaijiaoyu2009@
一、《威海历史》编写思路:我们想做什么
二、《威海历史》章节内容的呈现:我们如何做
三、《威海历史》教学要求与评价:学生学到了什么
四、《威海历史》与学业水平考试:让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五:《威海历史》今后的完善: 让学生更加了解和热爱家乡
一、《威海历史》编写思路:我们想做什么
1、《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利用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和历史感悟大有裨益。
2、《威海历史》编写特点:一是突出时序性和点线结合。根据历史发生的时间顺序,分为古代篇、近代篇、现代篇三个学习板块,每个板块的学习内容采用“点线”结合的方式编写。“点”是具体、生动的威海历史事实;“线”是威海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时代特征。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让学生既掌握了家乡历史的基本事实,又理解了家乡历史独特的发展历程。
二是凸显威海悠久的文化成果。威海历史文化灿烂辉煌,尤其是文登学、文学、艺术与教育等在山东有重要影响。
三是强调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培养。通过精选威海的历史知识,以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呈现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悟家乡历史,领略家乡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促进全面发展。
二、《威海历史》章节内容的呈现:我们如何做
古代篇5课、近代篇8课、现代篇6课。每节课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栏目:一是导入,以生动形象的历史故事、诗歌、文物、图画等,导入正文;二是正文,要学习的主要内容;三是资料卡,是对某个历史事件、现象或人物等的详细介绍和补充;四是动脑筋,主要是通过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五是思考与探究,是课后的学习活动,有小讨论、故事会、看图分析等。整个编排的设计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心理,便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和探究。
三、《威海历史》教学要求与评价:学生学到了什么
1、威海市教育局的要求:
①使用年级:《威海生物》在初中一年级使用,《威海地理》、《威海历史》在初中二年级使用。
②时间安排:学生学习《威海地理》《威海历史》《威海生物》的时间原则上各不少于15个课时。学习时间由学校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课时中统筹解决。
③教师安排:《威海地理》、《威海历史》、《威海生物》分别由相关学科教师担任指导教师。
2、教学要求:(1)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要学习形式,教师给予适当的学习指导。
(2)既可单独开设,也可与国家课程的地理、历史、生物的学习内容以及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来实施,要灵活安排学习的次序和进度。
(3) 乡土教育读本要成为学校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在感悟家乡的历史文化中学习、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要妥善处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关系,重在培养学生关心家乡、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重在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重在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4)对学生学习《威海历史》情况的评价,要更多地采用作业或成果(作品)评价、过程评价等方式,关注学生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
(5
.★●威海市乡土教育读本《威海历史》解读与使用说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