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三届中学生民防知识竞赛复习大纲
2014-8-21 12:59:25 访问次数:2470
复赛采取现场操作答题器的形式进行,题型为判断题和选择题。决赛主要以选择题、答辩题为主,难度和灵活性较高,不仅含《中学生民防知识读本》、《市民防灾必读手册》上的知识,还有时事、动手类的题目。复赛、决赛的题型分为基础题、抢答题、主观题、互动题、现场提问等。
一、 民防基础知识
1、什么是民防?
答:民防是政府动员和组织群众采取防空袭、抗灾救灾措施,实施救援行动,防范与减轻灾害危害的活动。
2、民防的任务和目的是什么?
答:平时,民防主要任务是:拟制城市防空袭方案、修建民防工程、建立防空警报通信网、组织民防宣传教育培训、组织城市重要经济目标防护建设。战时,民防主要任务是:通过疏散、隐蔽、伪装、消除空袭后果和组织群众自救互救等方式,达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少国民经济损失和保存战争潜力的防护目的。
3、民防工作的宗旨是什么?
答:平战结合,为民造福。
4、“国际民防组织”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主要在战时实行人道救助工作,并于1931年正式在日内瓦建立第一个国际性非政府民防组织。请问最初国际民防组织由哪个国家的谁发起的?
答:。
5、中国人民防空标志的含义是什么?
答:中国人民防空标志,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自1999年5月1日起启用。该标志由文字和图案两部分构成,其基本含义是中国人民防空。AD”是英文Chinese Civil Air Defense的缩写。图案的金黄色外框为人民防空工程图形,象征人民防空的基本手段、任务和宗旨,即人民防空通过采用工程掩蔽等防护措施,防范和减轻空袭及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金黄色长城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寓意人民防空是国防的组成部分,是我与安宁。蓝色三角图形和橙色背景为日内瓦公约第一附加议定书确定的民防国际通用标志的主体,象征中国人民防空与国际民防接轨。
6、我国人民防空建设的方针是什么?
答: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
7、民防工作依据的法律法规和条例是什么?
答:1996年10月29日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并于1997年1月1日起施行。1999年6月1日由上海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上海市民防条例》,并于1999年8月1日起施行。
8、什么是空袭?
答:空袭是指使用航空器、导弹等兵器从空中、地面或水上平台对地面(地下)、水面(水下)目标进行的袭击。
9、人民防空提出的“三防”是指哪“三防”?
答:防核武器、防化学武器、防生物武器。
10、B-2A是美国最新研制的隐身战略轰炸机,主要执行远距离精确攻击任务,具有极强的突防能力。该机最大载弹量为22680公斤,能携带巡航导弹或攻击弹药,具有核打击能力。请问它最多能携带几枚巡航导弹?
答:16枚。
11、F-117A隐身战斗轰炸机是一种主要用于对地攻击的高亚音速战斗机,,作战半径1112公里,请问最大载弹量为多少?
答:最大载弹量2268公斤。
12、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空袭特点是什么?
答: (1)突然性增大(2)打击精度高(3)全过程、持续性空袭(4)破坏性巨大。
13、石墨炸弹有何破坏作用?
答:石墨炸弹是美国研制的一种以破坏电力系统为主的新式炸弹。此种炸弹在目标上空爆炸后,会释放出大量很细的石墨细丝,一旦附着在变压器或输电线等高压设备上,即可造成短路,从而造成供电中断,对电力设施有极大的危害。科索沃战争中,北约使用石墨炸弹对南联盟进行轰炸,导致南联盟70%的电力系统陷于瘫痪。
14、电磁脉冲炸弹有何破坏作用?
答:电磁脉冲炸弹是以非核爆炸方式产生高能电磁脉冲的特殊炸弹,其能量相当于一次战术核武器爆炸所产生的电磁脉冲,作用范围约为10公里,专用于打击指挥控制系统,使系统内部敏感的电子元器件、计算机芯片、电台、雷达系统、微波通信系统或其他大型电子系统瞬间烧毁或失效。
15、什么是防空警报?
答:防空警报,是由国家统一规定的,使广大人民群众事先有所准备并统一采取防范行动而实施的音响警报信号。
16、防空警报信号有那几种传递的手段?
答:防空警报信号可以利用无线电、有线电、运动通信、固定警报器、移动警报器和简易通信等手段传递。
17、我国的防空警报有哪几种?
答:根据《人民防空法》规定,我国的防空
上海第三届中学生民防知识竞赛复习大纲-上海田林第二中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