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诗词格律之对仗.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对仗
海大
一:对仗的基本概念(对仗与对偶的区别)
二:近体诗的对仗
(一)对仗与平仄
(二)对仗的常规-中两联对仗
(三)异于常规的对仗形式
(四)对仗的种类
(五)律诗三种特殊的对仗
(六)工对与宽对(七)流水对
(八)当句对(九)扇面对
(十)借对(十一)避合掌
(十二)绝句的对仗
(十三)长律的对仗
三:古体诗的对仗
(首先要知道的)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代的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开始于唐代。从唐初开始,一种新的诗体形成了。这种诗体在字数,平仄,声韵,对仗方面都有格律规定,是一种格律诗,唐人称之为今体诗或近体诗,后人沿用唐人的说法,多称之为近体诗(主要包括律诗和绝句)。同近体诗相区别的一种诗体,是不受格律限制的自由诗。它产生于近体诗之前,唐人称之为往体诗或古体诗,后人沿用唐人的说法,多称为古体诗。古体诗,在唐代以前就有了,唐代极其以后的诗人仍有写作古体诗的。(南北朝后期的新体诗,在近体诗形成中,起了过渡作用。)
我们讲格律,主要讲近体诗的格律
对仗是什么?对仗与对偶是什么关系?诗词的格律之一是对仗还是对偶?
追溯一下对偶与对仗的来源。《辞源》对“对偶”的解释是:诗文以类排比,字面音节,两两相对,称对偶。”对“对仗”的解释是:“诗赋等的对偶,也叫对仗。”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对“骈偶”的解释是:“两马并驾叫做骈,两人一起叫做偶,骈偶就是两两相对。古代宫中卫队的行列叫仗(仪仗),仪仗是两两相对的,所以骈偶又叫对仗。”这说明,对偶与对仗,在古代本源是相同的,对偶与对仗的含义是一样的,是可以“互训”的。所以在古诗文(包括对联)的评论中,对偶、对仗没区别,可同用,意思是一样的。
可是现代就不同了,因为,现代有了现代汉语语法和修辞,已把“对偶”作为修辞格。这样,对偶成了修辞,而对仗还只是“诗赋等的对偶”,是格律文学中的一项内容,一个规则,本是同源的对偶、对仗在现代分了家。《现代汉语辞典》对“对偶”的解释是:“修辞方式,用对称的字句加强语言的效果。”标为名词。对“对仗”的解释是:“(律诗,骈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的虚实做成对偶的语句。”
对仗是什么,与对偶有什么区别,王力先生在《诗词格律》中分得很清楚:“诗词中的对偶,叫做对仗”。“一般讲对偶,指的是两两相对。”“对偶的一般规则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段,它的作用是形成整齐的美。”
律诗中的对仗还有它的规则,而不是像《诗经》那样随便的。这个规则是:(1)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立的。(2)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这就把对偶与对仗明确地分清了:对偶是修辞,诗文都用得着;对仗是“诗词中的对偶”,有它特定的规则。back
对仗与平仄:
王力先生在讲近体诗与古体诗对仗的区别时说:“近体诗中,对仗要求平仄相对,古体诗则不要求平仄相对。”(《诗词格律》)。这个对仗与平仄关系的界定有些模糊不清。给人的感觉好像是律诗对仗句的平仄规则是由对仗要求的。而实际并不是。因为“对仗,指的是出句和对句的词义成为对偶”,所以,对仗是词义相对,不关平仄。律诗对仗句的平仄安排是由律诗平仄规则决定的。
这个平仄规则是:(1)平仄在本句是交替的;(2)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见《诗词格律》第四节“平仄”)在律诗的四联中平仄安排,都是交替对立的,不只是对仗的两联,可见律诗对仗句的平仄对立规则是律诗的四种平仄式决定的,不是对仗要求的。
这个问题在《诗词格律》中讲的模糊,不周延,而在《概要》中,在讲律诗的对仗与词的对仗不同的时候讲清楚了:“词的对仗有两个类型,第一个类型与律诗的平仄一样,平对仄,仄对平;第二个类型和律诗的平仄不一样,或者上下联平仄完全相同,或者以平仄脚对仄仄脚,或者以平仄脚对平平脚,或者以平平脚对平仄脚。这些都是词谱里规定了的。”这个说法非常明确,指出词的对仗的平仄安排是由词谱即词的平仄规则决定的,而不是词的对仗要求的。

诗词格律之对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q1188830
  • 文件大小230 KB
  • 时间2018-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