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抓好社区矫正工作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抓好社区矫正工作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仪征市司法局朱振华
社区矫正是司法行政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抓手。近年来,仪征市在社区矫正工作中,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创新举措,不断优化机制。全市社区服刑人员都能够很好地受控、受管、受教,未发生重新犯罪现象,有力促进了社会管理创新。
一是部门联动常态化。定期召开公、检、法、司等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及时通报有关情况,及时掌控苗头信息,协商解决有关问题,保证对高危人群的有效跟踪。每星期与法院联系一次,核实、接收进入社区矫正的人员材料,及时将社区服刑人员法律文书下发到各镇、办事处的矫正机构。每月10日前与检察院、公安局联系一次,相互通报核对上月接收的社区服刑人员信息,及时处理监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每半年联合公安局、检察院对全市各镇、办事处和公安派出所的社区矫正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一次检查。每季度召开各镇、办事处司法所长工作例会,分析总结社区矫正工作。
二是监督管理机制化。全面推行“报到回执、当面交接”的社区矫正保证人制度。依据《刑法》、《刑事诉讼法》和《江苏省社区矫正工作办法》等法律法规,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行社区矫正保证人制度。凡经仪征市人民法院依法判决、裁定或仪征市看守所决定社区矫正的社区服刑人员,要向仪征市社区矫正工作办公室提供社区矫正保证人,规范保证人必须符合的条件和主要责任,并要求保证人同时应签署保证书。仪征市人民检察院作为法律监督机关,负责监督全市社区矫正保证人制度
的实行。社区服刑人员到镇、办事处司法所报到前要和保证人到司法局社区矫正科报到,填写社区服刑人员入矫回执和保证人保证书,由专人组织学习社区服刑人员须知和保证人职责,并要求保证人与社区服刑人员一同到司法所报到,保证人还要作为社区服刑人员在矫期间的监督人,督促其遵守规定,服从管理。
实施社区矫正“双回执制度”,做到服刑人员和法律文书移交“双到位”,实现信息传递无缝对接,从源头上防止社区服刑人员脱漏管。
加强流动社区服刑人员管理,规范外省籍社区服刑人员的接收条件。由本市法院判决进入社区矫正的外省籍社区服刑人员原则上到其户籍地实施社区矫正,如由本市接收须符合以下条件:(一)有固定住所且连续居住时间在1年以上;(二)有稳定经济收入或固定工作;(三)有担保单位或担保人或监护人;(四)执行地司法所有监管能力和条件;(五)综合考虑所在单位和执行地村(居)委员会及群众意见。外省籍社区服刑人员户籍地司法行政机关委托管理且该社区服刑人员
愿意在我市接受社区矫正的,可予接收。
建立重点对象领导包案制度。对社区服刑人员重点对象做到“六个一”,即:成立一个班子,成立由党政班子成员牵头,司法所所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工作班子;召开一次会议,针对排查出的重点对象情况,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制定管控措施;建立一套信息系统,针对每一个重点对象,建立一套由一名村干部、社区民警、司法所长、监督人组成的信息反馈系统;制定一套工作方案,针对不同对象的特点和个人实际情况,制定监管方案;建立一套台帐资料,及时将重点对象管控工作开展情况形成书面台帐资料;建立一套联动机制,针对本地区社区矫正重点对象特点,建立联动机制,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并立即报告。
建立社区矫正志愿者激励机制。一是将志愿者的工作内容分解细化,建立日常工作登记表,表格内容必须有社区服

抓好社区矫正工作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jmy2261
  • 文件大小33 KB
  • 时间2018-06-2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