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情况介绍
阎家屯至吉家房110kV双回线路工程N2~N3依次跨越10kV线路1条及110国道,N2~N3档距197m,N2塔型为1J-SJ1-24,,中横担宽度8m,下横担宽度7m ;N3塔型为1J-SJ1-24,,中横担宽度8m,下横担宽度7m。10kV线路为颜家屯二线,线路高9m,被跨越档为左6~左7之间,位于N2塔大号侧距N2塔28m。N2号塔距110国道15m,110国道为2级公路,宽7m,交叉跨越角度为93°45′;具体情况见下图。
跨越施工方案
N2-N3跨越10kV线路及110国道方法:在N2和N3号塔下横担以下约4m处各悬挂一根通长13m的吊架,,在N2铁塔大号侧和N3号小号侧分别采用3吨地锚做吊架反面拉线,,反面拉线对地夹角为45°。然后在110国道俩侧分别搭设双排杉槁跨越架,将N2号塔上的吊架和110国道边的杉杆跨越架以及N3号塔上的吊架与110国道边的杉杆跨越架分别采用4根Φ15的尼龙承托绳承托胶皮光缆封顶,。胶皮光缆封顶及跨越断面图详见下图。
地锚及拉线
拉线及3T地锚、
3m
公路宽
7m
15m
5m
Ф12承托绳
胶皮光缆
杉杆跨越架,高9m宽13m
图2-1 胶皮光缆封顶示意
(1)N2-N3跨越施工要求:在被跨越的两条公路内侧分别搭设跨越架,跨越架采用双排杉槁搭设,中心及具体位置由测工现场测量后定出,公路两侧架高均为9m(以跨越架处公路路面为准)宽13米,跨越架加羊角撑杆。跨越架架顶宽度(横线路方向有效遮护宽度)B按下式计算:
B≥[2(Zx+)+b]/sinΦ
式中:B—跨越架架顶宽度m;
Zx—施工线路导线或地线等安装气象条件下在跨越点处的风偏距离m;b—跨越架所遮护的最外侧导、地线间在横线路方向的水平距离m;
Φ—跨越交叉角度。
图2-3 杉槁跨越架搭设示意图:
羊角撑
斜撑
横杆
立杆
跨越架宽13m
施工操作程序
1. 施工准备
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学习本施工方案,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安全规程,对准备跨越施工中使用的工器具,逐件进行规格、数量的检查与核对。
2. 方案报批
提前向被跨越公路主管单位报送跨越方案,并取得批复。施工期间邀请被跨越公路主管单位派人到现场监督。
3. 跨越架定位
严格控制跨越架的搭设位置,搭设跨越架前应按照本施工方案规定用经纬仪在线路跨越方向上准确定出线路中线和跨越架横线路方向保护范围两边定位点。
按要求将两处跨越架系统布置好,且必须使用钢丝绳打好拉线,禁止使用铁线。
5. 地锚埋设及拉线设置
按要求进行铁塔和跨越架的地锚位置分布,挖地锚坑并埋设拉线地锚。地锚规格和埋深必须符合要求,采用3吨地锚,,埋设地锚时需填写地锚埋设责任卡。同时按要求锁好铁塔和跨越架各部位拉线。
6. 请公路管理部门协助,在过第一根尼龙引导绳时封路5分钟,尼龙绳过路后立即升空恢复通车,然后用尼龙牵引导线升空,其余施工程序与正常施工相同。
7. 质检消缺
跨越档导地线紧线、附件安装作业完毕后,进行三级检查、消缺,并经项目部确认。
8. 拆除跨越架
跨越段全部架线工作完毕,拆除杉槁跨越架,回收地锚等工器具,待一切工作完成后,报请公路管理部门,结束跨越施工。
施工安全组织机构及施工安全技术要求
1. 跨越施工安全组织机构
施工总负责人:王学军
安全总负责人:赵峰
现场施工指挥:陈天均
现场专职安全员
孟立军
现场施工负责人
陈天均
现场材料负责人
刘文林
协议负责人
闫星宇
现场技术负责人
衡
淇
2. 施工安全技术要求
(1)施工前应进行技术交底,组织有关人员学习本施工方案,使全体施工人员明确任务,明确操作工艺,明确质量标准,树立安全意识,确保安全施工。
(2)施工前应组织施工人员学习《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电力线路部分)》(DL5009·2—2004)中的有关内容,并在施工中认真执行。
(3)越线架与被跨物的最小安全距离:
被跨越物名称
越线架部位
公路
10kV
与架面水平距离(m)
至路边:
与封顶杆垂直距离(m)
至路面:
、横杆应错开搭设,~,绑扎时小头压在大头上,绑扎不得少于三道。绑扎点处如果有两点以上杆件,应先将其中二根绑扎绕三圈后,再交叉绑第三根
N2-N3跨越110国道施工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