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学院的翰墨池
林敏婷,陈文芳,王路凤,卢亮平,翟梦怡,廖苑蓓
(肇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广东肇庆 526061)
摘要:园林绿化具有调节和改善小气候、保护和改善环境、美化校园、为师生提供休憩、运动、教育的场所等多种生态和服务功能通过园林的绿化建设和管理,创造适宜的校园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优化学校育人环境,不但有利于师生在长时间脑力劳动后恢复疲劳、增进健康,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和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因此,校园园林绿化既是学校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管理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肇庆学院翰墨池的讨论,来探讨在满足校园新要求的同时,如何延续校园文化,突出校园特色,建立一个校园环境突出,生态效益良好,景色优美的大学校园。
关键词:园林绿化肇庆学院翰墨池
作为肇庆市的一个重点本科院校,肇庆学院的校园景观建设以中国传统文化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为主题立意构思,并将校园定名为“砚园”。本湖区“翰墨池”便以“紫云墨韵”为主题展开设计。其手法力求传承中国造园艺术传统中对水体应用的精髓,从端砚中抽取符号元素,结合现状地形,将各方面加以整合,推敲出“虚实相生、主次分明”的水体形态,创作富有诗情画意的山水园区,达到弘扬端砚文化的主旨。
翰墨池的上池因地制宜而造,结合地形挖湖而成,池中养有非常多游鱼,可供游客观赏,有一座极具古风的小桥,有缩景的效果,配上假山,置石是以山石为材料作独立性或附属性的造景布置,主要表现山石的个体美或局部的组合,而不具备完整的山形,即假山。假山的体量大而集中,可观可游,使人有置身于自然山林之感。而石拱桥,它是将桥面抬高,做成玉带的形式。这种造型优美的曲线,圆润而富有动感。上池岸边种植各种植物,鸡蛋花、小叶榄仁等观赏性植物,与假山以及石拱桥交相辉映。
翰墨池的下池较上池大,而且还被石汀路分了一小部分出来,下池也与上池一样因地制宜而挖造的。下池池中种植了大量睡莲,待睡莲开花时节,各种花色交相辉映非常绚丽。还有大假山石,这些大假山石都是原来就有的,随着原来的山石位置修造下池的边缘形状,也是因地制宜,大假山石既有观赏性又有隐密性。
翰墨池与周围的住宅区形成一个非常有层次感的景观。住宅区的地势比翰墨池高,形成了一个层次;翰墨池的上池与下池由于池堤分为上下两个池,又形成了一个层次。因此,住宅区与翰墨池形成了两个层次景观,极具观赏性。
池堤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并加以改造,分隔上下池,充当通道,有效组织游览路线,设置眺望观景点,
肇庆学院翰墨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