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艺术的沉浮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超过五千年的有文字或者无文字记载的历史进程中,曾涌现出无数令人赞叹的艺术形式与风格。其中中国水墨画风格独特,以其散点透视的表现手法,以及形散意不散的特点而成为世界画坛的一块瑰宝;而中国雕塑则以其敦实浑厚,写意夸张,与西方的写实雕塑形成对比;而中国在建筑、织造、篆刻等等领域都对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可以说中国美术史的发展与西方美术史的发展几乎是截然不同的,这是由地域差距以及文化积淀的差距所造成的,所以去品读中国美术史会感觉别有一番滋味。
在中国美术历史的长河中,有很多内容值得我们去挖掘,而我对于其中的青铜器时代比较感兴趣,各种青铜艺术品也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青铜艺术品德特点在于它的端庄神秘,主要由于青铜器大都用于祭祀或者巫术活动,所以青铜器的装饰通常带有各种神灵神兽,即表示对神灵的膜拜,又代表对普通平民的震慑。
青铜器的历史十分悠长,早在远古的传说时代,也就是尧舜禹时代,青铜器便开始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青铜文化在人类历史上出现其实还要追溯到更遥远的古代,大约是在公元6500年前出现在西亚、南亚、以及北非。虽然中国进入青铜时代较晚,但是中国史在从一个石器和铜器并用的时代进入青铜时代的,这与世界青铜发展模式想同,所以说中国的青铜文化史独立起源的,而不是由境外传播而来。在传说时代发现的青铜器较少,而且大都是日常生活用品,装饰花纹都十分简单,还不具备作为艺术品的审美价值。所以青铜器在这一段时期内只是一种形成的过程,是人们已经开始从日常生活中总结和归纳出了青铜
冶铸的方法,而青铜器只是作为一种工具而不是一种艺术品。
然而说到青铜器艺术真正鼎盛的时期就应当是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战国时期,这段时期持续大约一千六百年。在这一时期中,人们的活动大都围绕着对祖先和神明的祭祀,所以青铜器被大量的应用礼器和乐器中,而正是这些礼器和乐器代表了中。礼乐器的使用场合大都十分庄重,所以礼乐器的外形也就大都比较庄重神秘,而且具有一定的神圣性,不能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这一时期的青铜器外形气势磅礴,各种装饰大气而精美,实属美术史之最。
说到气势磅礴就不得不说到商代的代表青铜器那就是司母戊鼎,司母戊鼎器型高大厚重,形制雄伟,气势宏大,纹势华丽,工艺高超,又称司母戊大方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8厘米、重875千克,鼎腹长方形,上竖两只直耳(发现时仅剩一耳,另一耳是后来据另一耳复制补上),下有四根圆柱形鼎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在商朝奴隶制的社会体制下,鼎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被用作“别上下,明贵贱”,是一种标明身份等级的重要礼器。据考证,司母戊鼎应是商王室重器,其造型、纹饰、工艺均达到极高的水平。司母戊鼎充分显示出商代青铜铸造业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
青铜器上面的纹饰是青铜器装饰的主要形式。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种图腾崇拜,古时每个部落都有各自崇拜的图腾,而这些图腾通常是一些人们生活里的动物,而各个部族之间的战争或者是交融,会使得图腾也在相互的交融,从而形成了类似龙或者凤的崇拜。所以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许多类似的关于神兽的传说或者是艺术作品,也有很多关于神兽的祭祀。夏商周时期还处于奴隶社会,统治者对于人民是一种压迫性的统治,为了显示统治者的权威,青铜器作为统治者的祭祀工具就往往带有了恐怖或者是神
青铜艺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