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如何上好一堂思品课(“品生品社”年会论文)
单位:佛塔小学
作者:廖红艳
电话:**********
内容提要:
怎样才能上好一堂小学思品课,我通过两年的实践经验教学,我觉得应经过以下几个过程:引、听、说、评、做。
一、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出学生的兴趣。
二、听。要认真听讲,听这节课所讲的内容,听一些这方面的小故事。
三、说。听完别人的故事之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四、评。评一评,看哪些是对的,哪些是不应该做的,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
五、做。先是让学生查查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哪些做得好,继续发扬,哪些做得不够,立即改正,今后又打算怎么去做。
总之,我在小学思品教学中动用这"五步"教学法,收到良好的效果,借些提出供大家探讨。
如何上好一堂思品课
佛塔小学廖红艳
所谓"教学无定法",但也有一定的教学规律。思品课是一门注重思想教育的课程,关键是要在学生的思想上下功夫,但最终目的还是用思想指导行动。那么怎样才能上好一堂小学思品课,我通过两年的实践经验教学,我觉得应经过以下几个过程:引、听、说、评、做。
一、引。
引顾名思义就是引导: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出学生的兴趣。比如:我上第十一册中的《与邻居和睦相处》时,我是这样引入的:过年了家家户户忙着贴对联,老师这儿也要贴对联,说着出示上联,“远水难救近火”,下联呢?指名学生回答,(远亲不如近邻),接头再请同学们想想横联应贴什么?(与邻居和睦相处)。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引出了课题,不仅提高了学生继续学习下去的兴趣,而且使学生对这堂课所学的内容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有的放矢,给了学生一个思想准备。
二、听。
听就是要认真听讲,听这节课所讲的内容,听一些这方面的小故事。从而使学生通过听,能够认真的思考问题,从一些小故事中汲取教训经验,从而纠正自己的思想。我教《与邻居和睦相处》是这样做的,首先我出示了湘江居委会6户居民和睦相处的幻灯画面,并播放录音。让学生一边听,一边看画面,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明白与邻居和睦相处应做到"敬"、"助"、"让"又具体是指什么,应怎么去做,这样理论与实际结合,学生更容易理解,而不是一味的说教,思想政治课,不会使学生困乏、烦躁,反之这样效果很好,在鲜活的例子,具体的事实面前,对学生更有主服力,感触更深。
三、说。
听完别人的故事之后,就要说说自己。这时已形成理性认识,对凡事都有一些感受,对自己身边的事,也都有一个说法。于是,此时应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和看法。这时,很多同学都举起了小手,有的说:与邻居和睦相处很重要。有的说:与邻居和睦相处有很多好处,可以为我们幸福的家庭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还有的感触深切地说:以前,我总是以为与邻居相处的好不好,没什么关系,不重要,只要自己过得好就行,所以总是为了一些小事与邻居斤斤计较,闹得很不愉快,大家见了面也不打招呼,都像见了仇人似的。现在学了这篇课文之后,我首先得从自己做起,而后要求爸爸、妈妈与邻居和睦相处,不要再像以前那样了……小小年纪,通过学习之后,竟能懂得这么多,说出这样大的道理来,可真不简单,但这些可不是通过简单的说教行的通的。接着我重点让学生举例说说自己经历过的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的事来,大家一起来议一议。很多同学都大胆地说起来,毫不顾忌。通过这些自己所经历过的事,自己身边
思品年会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