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思维的七个步骤
英国心理学家爱德华·德伯诺
有的人非常善于思维,难题当前,他总可以找到一般人找不到的“绝招儿”,好像在他面前,从来没有难题;有的人则不然,他们常常把应该很容易办成的事“办砸”。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从思维的角度讲,道理在于,有的人善于不断地磨砺自己的思维之剑,有的人则不善于动脑筋。思维的敏捷、有效与思维迟钝,低效差别就显示出来了。英国心理学家爱德华·德伯诺整理出一套改善思维技巧,共有七条,这七条是:
一、全面地观察问题,衡量得与失
意思是说,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决定性的第一步是全面观察,使思维带有系统性,不要只顾一头,顾此失彼。德伯诺举18世纪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的话说:不要只看到一个弊端就急于改革,那常常会带来其他的弊端。我们平时考虑问题也是一样,有的青年同志由于经验少,往往只顾一头,盲目决策,结果自己吞下苦果。一事当前应该从全局考虑,列出这么办的“几个利”,同时列出这么办的“几个弊”,利弊相较,利大于弊才是可行的。
二、考虑所有因素
指在一个事情做出决定之前,次要的、主要的因素都应考虑到。有时,出岔子就出在次要的因素上。过去讲,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主要矛盾,其它次要矛盾就可迎刃而解。有时是这样,有时则不是这样,不能绝对化。当然,处理社会问题,与对待自然科学问题往往不一样。很多社会问题的解决没有“最佳方案”,只有“较佳”方案等一切数据,一切因素都弄清了,再来解决问题,就会误时。这里讲的考虑所有因素,是尽可能多考虑相关因素之意。
三、想象后果
当你有了几种可供采纳的解决方案后,在拍板定案之前,不妨想想其发展后果,有短期后果,中期后果,还有长期后果。这需要具有想象力,联想力,预测能力。很多种创造发明、创新思路是“想象后果”后做出的,比如:想象一下地球上的石油开采完毕之后,人类使用什么能源?再比如:假使生物工程发展到可以制造不吃粮食的人类的话,那世界又是怎样一种图景?怎样防止核武器不致落入战争狂人手中?善于展开想象的彩翼,可使思维活跃,冒出许多新颖的思想。
四、确认目标凡做事,必有目标。
但是,目标的概念并不是在任何人的任何事上都是明确的。德伯诺指出;“实际上常有潜在的目标或不敢承认的目标在耽误我们的事。”他举例说,有人在乒乓球比赛中总是输,原因是他乱扣一气。本来的目标在赢球,但他却被别一个潜在目标——希望显示潇洒的气派所引导,走向了歧途。这就是潜在目标干扰了主要目标的实现。只有目标明确的人,才可能集中精力在这个问题上充分发挥创造性思考的能力。这一条很重要。
五、明确什么最值得先考虑
我们每天要做的事多得很。处理每件事,涉及的问题、难题、关系也多得很。诸事纷纭,碰到什么事干什么事,必然一片混乱。就是
中国古代音乐发展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