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的美术特征
授课教师:贾炜
古埃及美术的特点
原因:封闭的地理环境
1、边境地区多是沙漠悬崖和瀑布,天然的屏障使埃及很少受到外敌的入侵,地理上处于一种封闭状态,与世界其它文明地区隔绝。
,使古埃及形成一个封闭的具有超稳定结构的社会,艺术主要服从于统治者,艺术个性和创造性被压抑。
(一)稳定性
埃及艺术形式在3000年间基本处于稳定不变的状态。
(二)埃及艺术必须遵循严格的基本法则和程式。
原因:古埃及社会是一个稳定封闭的奴隶制专制国家,法老拥有绝对的权威,社会等级制度森严。
艺术的作用就是歌颂王权,巩固奴隶制国家,好大喜功的法老不惜动用数十万努力为自己建陵墓、庙宇、巨像,以此表示他至高无上的地位。
为了神化法老和贵族,在题材和表现方式上又必须严格遵循统治者要求,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埃及艺术的基本法则和程式,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正面律。
(三)纪念性-“黑夜的艺术”
原因:古埃及人特有的宗教信仰,对死后生活的崇拜深刻的影响着他们的艺术。
埃及人确信,人死后将到另一个永恒世界去生活,现实世界世界只不过是个暂时的过渡。只要保存好死者的尸体让灵魂有所依,人就会永远的生活快乐。
因此,埃及艺术主要是围绕人死后的生活而展开的,“来世的艺术”。
总体来说,埃及艺术史壮丽、恢宏、明确、稳定,有严格的规范,又在写实基础上的美化。
公元前3200年,纳米王朝统一上下埃及,其间经历了31个王朝,分为5个王国时期。艺术史循着历史的轨迹,主要对古王国、中王国和新王国进行介绍。
古王国是埃及艺术最繁荣的时期,又称“金字塔时代”。
美术以金字塔建筑和雕刻最为突出,壁画尚处于初期阶段。
(一)建筑:
金字塔:是埃及法老的陵墓建筑。在开罗附近的吉萨地区共有70多座金字塔遗址,是埃及人精神的象征和审美观念的凝聚。
一、古王国时期
金字塔的演变历程:长方形石墓——阶梯形金字塔——正方锥形金字塔
马斯塔巴
最初的埃及陵墓是一些梯形平台。
是埃及古王国之前贵族的墓葬形式。坟墓多用泥石建造,呈梯形六面体状,分地下墓穴和地上祭堂两部分。墓中一般有众多墓室,不仅用于放置死者尸体,还放置陪葬者尸体。此外还有用于放置食物、用具和衣物的墓室,进入古王国时期后,国王开始使用金字塔取代马斯塔巴作为墓葬形式,而最早的金字塔正是从马斯塔巴演进而来的。
金字塔的演变历程:
到第三王朝,法老乔赛尔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势,把7层的马斯塔巴叠加起来,成为台阶型的金字塔,这也是最初的金字塔,其著名代表就是撒卡拉金字塔。
直到第四王朝,埃及才演变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四棱锥体金字塔陵墓,吉萨金字塔群是其最主要的代表。
吉萨的三座大金字塔:胡夫、哈夫拉、门卡乌拉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
高146、6米,边长233米,用了230万块巨石,每块重约两吨半,今天已崩塌殆尽。
设计建造十分周密,三角形的稳定结构,沉重坚实的石料体现了法老之高无上的权威,在人们的心理造成了永恒的震慑力。
哈夫拉金字塔
胡夫之子哈夫拉修建的金字塔,略小于前者,高143、5米。
塔前有一座高20米,长57米的狮身人面像,由整块的天然岩石雕琢而成,面部保持哈夫拉的相貌特征和威严气派。是古埃及最大,最古老的室外雕刻巨像。
古埃及美术的特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