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初一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知识点总结.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1、天气(weather)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具体状态。
天气现象的突出特点是多变。
气候(climate)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它具有相对稳定性。
气温和降水对生活和生产影响最大,是我们最为关注的气候要素。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较大。天气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2、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常用摄氏度(℃)表示。▲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一天中最低气温
气温年较差=最热月平均气温—最冷月平均气温
3、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二是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降水概率为100%,表示肯定下雨,降水概率为0,表示肯定无雨。降水有四种形式:即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台风雨。▲
4、人们迄今所记录到的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人们形象地称它为地球的雨极。▲
5、在卫星云图上,白色通常表示云雨区,蓝色表示陆地,绿色表示海洋。
6、气候的重要因素(降水、气温)
(1) 气温分布规律(测定时间2时、8时、14时、20时/每天)
分布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等温线大致与纬线相平行);
同纬度地区海陆气温不同,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低。
(2) 降水(类型:A 对流雨:赤道地区辐射强多雨;B 地形雨:迎风坡多;C 锋面雨冷暖空气交锋,降雨范围大。
分布:赤道地区多,两极少;中纬度地区沿海多,内陆少;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部或内陆地区降水少,东岸降水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少。
(3) 能运用气候资料(各月气温和降水表格或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分析气温和降水。
(4) 迎风坡多雨,原因:暖湿润流被迫抬升时,气温降低,饱和空气,易形成降雨;背风坡少雨,因为空气沿山坡下沉,气温升高,水气蒸发,不容易形成降雨。(★)
7、最炎热的大陆是非洲;最寒冷的大陆是南极洲。俄罗斯森林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是亚寒带针叶林。
8、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一天中的气温变化。
9、地球自转的同时不停的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无论自转还是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由于地球公转产生季节变化、昼夜长短变化的现象),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
10、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的固定倾角。
11、划分五带的依据是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热带始终高温,有太阳直射现象;温带四季变化明显,没有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寒带低温,有极昼极夜现象。☆☆
12、 °(北回归线),越往北昼越长;
°(南回归线),越往北昼越短;
3月21日 9月23日春分、秋分太阳直射赤道,昼夜平分。
泰安地处五带中的北温带,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是12月22日;最长是6月22日。▲
13、每年夏至日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14、在北半球陆地(海洋)最热月出现在7(8)月,最冷月出现在1(2)月;南半球相反。
15、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 地球的形状与气候――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弱,因此从低纬向两极气温逐渐降

初一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知识点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xwziyou9
  • 文件大小568 KB
  • 时间2018-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