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地点:
人物:
1368年
应天,改称京师
朱元璋(明太祖)
一、明朝的建立
温故而知新
二、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1、在地方:
在中央:
2、设立特务机构
--锦衣卫
3、思想上实行
“八股”取士
废丞相、撤中书设六部分理朝政.
除行省,设三司
三、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3、执行“削藩”政策消除藩王对中央的威胁
1、迁都北京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
2、增设特务机构东厂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
17课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
西洋: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
印度洋及沿岸一带。
文莱
思考:1、郑和下西洋的原因
a、永乐皇帝为了宣扬明朝的国威;
b、为了加强和海外各国的联系;
c、为了寻找下落不明的建文皇帝。
2、郑和下西洋的条件
a、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
b、造船技术的发达;
c、指南针在远洋航海中的广泛运用;
d、郑和个人吃苦耐劳的英雄气概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阅读课文第一段及第二段小字
郑和七下西洋
西洋的位置:
何时下西洋:
最远到哪儿:
意义和影响:
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地区以及印度洋沿海地区
明成祖时1405年
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郑和
哥伦布
比较
结果
时间
1405--1433
1492—1504(晚59)
1497—1498 (晚65)
次数
7次
4次
1次
人数
27800人
1000-1500人
160人
船数
大号宝船63艘
(共百余艘)
17艘
4艘(一说3艘)
船只大小
,
旗舰100吨,,宽6米
120吨、100吨、50吨
我们来比较:
通过比较,郑和下西洋有哪些值得我们自豪的方面?
时间最早
次数最多
人数最多
船数最多
船只最大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
一、郑和下西洋
1、明朝为了_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_,_明成祖_派遣郑和下西洋。
2、_1405_年,郑和率领_两万七千_多人,乘坐_二百多艘海船_,从_刘家港_出发,第一次下西洋。到_1433_年,郑和先后_7_次下西洋。到过亚非_30_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_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_。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了_半个多_世纪。
17课郑和下西洋(鲁教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