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督导质量分析论文
一、教学督导的内涵
目前理论界对教学督导的含义没有统一的观点。一种观点是将教学督导看成是狭义的教育督导,认为教学督导是学校或教学主管部门委派专门人员对下属教学单位或教学个体的教学工作进行监督与指导的一种形式,是教学管理的一种特殊手段。另一种观点是将教学督导视为学校自主行为,是学校自身的自我监督、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机制和体制,将其与教育督导一起视为我国督导制度的两种形式。从这一观点出发,教学督导的主体仅局限于学校内部,如有学者把教学督导定义为:“是学校内部的督导,是学校对教学质量进行监督,控制、评估、指导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是高等学校领导授权的督导机构和人员,直接面对校内的教与学双方和教学过程,以专家身份对教学工作进行检查,监督、评价和指导,及时、客观地向学校领导、教学管理职能部门以及教与学双方反馈教学现状、教学质量等教学工作信息,提出改进教学工作的建议”。虽然理论界对教学督导定义多样化,至今仍没有出现所有学者认可的确切的定义,但还是可以从中找到其共同点:教学督导的目的是通过对学校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评价与指导,促进办学水平、教学质量和管理服务水平的提高,以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健全的教学督导制度一定要体现“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明确督导人员的责任、权利与义务,特别是要提高督导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强化督导的功能。教学督导具有以下功能:
监督功能。教学督导员通过随机听课、教学巡视、教学检查、师生座谈会、问卷调查、抽查有关教学资料等形式对教学过程进行全面监督,深入教学第一线检查教学各个环节和各种教学活动,包括教师的授课过程、学生的学等等。
指导功能。教学督导组通过监督和检查能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进行指导,从而帮助教师改进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评价功能。教学督导专家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运用自身掌握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和实践经验对学校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公正和客观评价,同时他们还参与学校的各项检查和教学比赛,参与精品课程、品牌专业、特色专业、教学名师、优秀教师等评选工作,来实现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最终目的。
沟通功能。教学督导的工作决定了督导专家上联学校领导和各级教学管理部门,下系教师和学生,所以他们担负着沟通的任务,能将教师和学生的心声反映给领导,也能将学校的政策讲解给教师和学生。这样促使学校形成良好氛围,提高工作效率。
激励功能。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正是教学督导工作的核心,教学督导能调动教师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激励他们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高校教学督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督导地位重视不够
许多高校对督导工作在认识上存在偏差,没有把教学督导定位为教学质量监控的关键环节,只是把它
作为教务部门的一个附属虚设机构。教学督导本应作为高等教育管理系统内各子系统相互连接的环节,将它纳入教务部门来管理,不仅削弱了教学督导的权威性,而且使之失去了公信力。
督导队伍结构单一
受制于客观条件,多数高校的督导员由退休教师组成。退休教师年老体弱,精力有限,同时存在与新知识、新思想脱节的可能,他们工作的质与量很难得到保证。同时,督导工作缺乏
高校教学督导质量分析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