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日本规制改革评析.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日本规制改革评析
内容提要: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政府先后推出四个规制改革计划,对6000多项规制进行了改革。日本规制改革的新举措包括:创建“结构改革特区”;引进“市场化试验”制度,将部分由政府垄断的公共服务项目,通过政府和民间企业平等竞标的方式,委托给在成本和服务质量方面都具有优势的中标者经营,以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削减公共服务成本,扩大民间企业商机;建立更趋科学化,即可以量化规制安全性和经济性的“规制影响分析”评估体系。规制改革取得一定成效,目前仍在改进。
关键词:日本,规制改革,新举措
在日本,“规制”一般是指中央或地方政府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以许可、认可等行政指导手段对国民以及企业的活动进行干预的行为。本文拟对1995年以来的日本规制改革的特点做一个大致的归纳,然后重点分析最近几年日本政府深化规制改革的新措施,最后对规制改革的绩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评析。
一、日本规制改革的主要特点
(一)设置官民协同的规制改革推进机构
规制改革涉及政府部门、民间团体以及国民的利益调整,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和持续性较强的工作,它不仅需要政府高层的直接领导,更缺少不了国民的理解和支持。为了借助民间力量来达到规制改革的目的,日本政府在成立由内阁总理大臣为本部长、全体阁僚为成员的规制改革推进本部的同时,还在内阁府设立由民间知名人士组成的审议会等机构,充分利用政府与民间的
“两个轮子”推动规制改革的进程。
村山内阁于1994年12月在当时的总理府设置了“行政改革委员会”,将规制改革工作纳入职责范围。行政改革委员会任期3年,主要任务是对政府实施的各项政策进行监督,对与民间活动相关的许可、认可等规制制度提出整改建议,及时反映国民对行政改革的意见:1995年4月在行政改革委员会之下又设立了“规制缓和小委员会”。所谓规制缓和是指通过放宽、修改或取消既存的许可、认可以及资格审定等规制,减少政府对民间经济活动的限制和干预,促进企业间的竞争。“规制缓和小委员会”成员由来自民间的企业家、经济学家等有识之土组成。小委会的主要工作是“把握和评价规制缓和的现状,对各省厅在改革中遇到的难题进行调研,定期向行政改革委员会提出报告”。
1998年2月,桥本内阁成立了有7位民间有识之士参加的“行政改革推进本部规制缓和委员会”,监督规制缓和推进计划的实施。1999年4月改称为“规制改革委员会”。
2001年4月小泉内阁根据《内阁府设置法》第 37条第2项的规定,在内阁府成立由内阁总理大臣任命的15位民间有识之士组成的“综合规制改革会议”。该会议作为小泉的咨询机构,任务是调整政府的规制政策,调查和审议亟待改革的规制事项,综合推进规制审查、修改等事务。
2004年4月,为了进一步推进规制改革,小泉政府成立了由13名民间有识之士组成的
“规制改革与民间开放推进会议”,以代替到期的原综合规制改革会议。该会议除接受内阁总理大臣的咨询外,主要致力于有关官营企业向民间资本开放的规制调整。
2006年9月26日,安倍晋三接替到任的小泉纯一郎成为新一届日本首相。安倍执政后,于2007年1月在内阁府新设置了由15名民间有识之土组成的“规制改革会议”。其主要职责是接受内阁总理大臣的咨询;综合审议那些必须改革的规制制度,如把国家和地方政府经营的事业向民间资本开放时遇到的规

日本规制改革评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830622664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