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棉花烂铃发生原因与防治.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棉花烂铃发生原因与防治
   发布日期:2008-08-27   浏览次数:43
棉花烂铃是棉花生产上的一大障碍,它不仅导致减产,还降低棉花品质。一般田块烂铃率达10%~15%,多雨年份严重地块达30%以上。因此防止烂铃的发生是夺取棉花丰产稳产的重要措施之一。一、发生原因 ,日照少,气温低是烂铃发生的主导因子,以8月中旬
棉花烂铃是棉花生产上的一大障碍,它不仅导致减产,还降低棉花品质。一般田块烂铃率达10%~15%,多雨年份严重地块达30%以上。因此防止烂铃的发生是夺取棉花丰产稳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一、发生原因
    ,日照少,气温低是烂铃发生的主导因子,以8月中旬~9月中旬的天气最为关键。一般秋雨早、多,烂铃率高。阴雨多,日照少,气温低导致棉株生理机能减退,开裂期推迟,有利病菌的侵入,铃病发生重。
    、炭疽病、角斑病、灰霉病、红腐病等。其中疫病病菌可以直接侵入铃缝处引起烂铃病,其他病菌则需从伤口侵入。一般第1果枝~第5果枝上的棉铃易发病,第5果枝以上的棉铃发病轻。这是因为病原菌生存在地表,下部果枝接近地表,雨水飞溅病菌土沾到棉铃上,造成病菌侵染引起烂铃。
    、红铃虫、金刚钻等为害棉铃形成的孔洞,灌入雨水形成烂铃。或由侵染力弱的病原菌腐生,导致铃病的发生。一般害虫防治水平高的棉田,铃病发生轻。
    ,荫蔽程度高,铃病发生重。氮素化肥施用过多或过迟,造成植株徒长,棉田通风透光不良,有利病菌的滋生繁殖和侵染,导致铃病发生。
    二、防治对策
    、缩节胺,控制棉花株高,防止棉花旺长,塑造棉株成“宝塔形”,达到下封上不封,中间一条缝,空气流通的目地,减轻铃病的发生。
    ,并促使病残体腐烂分解,减少侵染源,从而降低烂铃率。氮肥过多会影响棉株对棉铃疫病的抗性,在氮磷钾合理的配置下,可减轻病害发生。
    ,摘除空果枝、叶

棉花烂铃发生原因与防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jy0415
  • 文件大小26 KB
  • 时间2018-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