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行
明
——六道河学区参加第三届全国校园文明礼仪教育科研论坛汇报材料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
衣食以厚民生,礼义以养其心——许衡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左传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有礼则身修,心有礼则心泰。——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不学礼,无以立。——孔子
二0一一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目录
1…………………………………………………………序言
成就孩子幸福人生不是梦
六道河学区张国军校长
2…………………………………努力培养有素养的农村娃
(第三届全国校园文明礼仪教育科研论坛发言材料)
六道河学区赵红芳
8………………………………………礼仪,心与心的对话
(幼儿园礼仪教育的思考)
六道河学区赵红芳
11…………………………………………还孩子一片天空
参加第三届全国校园礼仪教育科研论坛简报
陡子峪小学鲁小龙
15…………………参加第三次全国礼仪论坛的一点感悟
六道河中心小学赵继凤
序言
成就孩子幸福人生不是梦
六道河学区中心校校长张得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学校教育的成功与否,就在于学生将课本知识遗忘之后,还留下什么样的素质。这句话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思,我们培养的每一个孩子都应该具备现代人的标准,而现代人的标准是什么?我觉得作为一个现代人要具有高的学养,但更重要的是要具备高的素养。我们不一定能使每一个孩子都具有高的学养,但我们一定能使我们的孩子们逐渐具有高的素养。
文明礼仪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礼仪是一个人内在的文化、艺术、道德、思想素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人们在各种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用以美化自身、完善自我、修身养性、敬重他人的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对学生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对其良好人格素质的积极影响是深刻的、长久的、终生的。
加强广大师生文明礼仪教育,对提高广大师生的文明道德修养、人文素质修养,对优化育人环境,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影响,虽然不能用具体的数字来评估,甚至不能言传,却是能够让人深刻的意会到、感悟到的。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道德,吸收借鉴世界有益文明成果,遵循中小学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素养,为孩子们文明生活、幸福成长奠定基础,这正是我们为师者不懈的追求!
努力培养有素养的农村娃
——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探索与思考
六道河学区六道河中心校赵红芳
(课件温总理来六道河图片)第二十六个教师节令六道河学区的全体师生们终身难忘,温总理的到来为六道河镇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给全体教师们的工作和孩子们的学习带来了无穷的动力,六道河学区中心校的教育事业紧跟时代的步伐愈来愈呈现出勃勃生机。
我学区中心校西与首都北京毗邻,辐射两个乡镇,27个行政村,总面积260平方公里,总人口24453人,在各级政府和学区张国军校长的共同努力下,已由原来的4所中学、27个教学点合并成一所中学——六道河中学,四所小学,每所小学各辐射一所幼儿园。学校办学规模扩大了,走内涵发展之路便成为我学区中心校的办学追求。汲取外出学习的先进经验,经过大量的理论学习作支撑,结合自身的实际,我学区将内涵发展之路定格为:健康、文明、自主、创新,确定了以教育科研为切入点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办学理念。于2010年11月我们参加了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全脑教育与魏书生教育革新》子课题的研究,现已滚动为“十二五”中国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重点课题;于2010年3月我们有幸参加了中国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重点课题《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验研究》子课题的研究。今天与大家交流的话题是《努力培养有素养的农村娃》,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我们的具体做法:
一、礼仪教育的提出是现实的迫切需要;
二、礼仪素养的养成是实验人不懈的追求;
三、收获、感悟、憧憬与实验人并肩在路上。
礼仪教育的提出是现实的迫切需求
课题的提出基于两个现状,其一道德缺失的社会礼仪现状,其二学校、家庭礼仪教育缺失的现状。规模办学以来,我们通过观察和下发的512份调查问卷发现27个行政村的孩子们在礼仪习惯和礼仪行为上参差不齐,这不难看出学校礼仪和家庭礼仪教育的缺失。课题的提出还基于三个需要,一是孩子们人格健康成长的需要;二是当地发展的需要,北大青鸟集团已落户于六道河镇,江南集团在六道河镇投资并开发,六道河镇也正以此为契机积极开发旅游资源;三是身为一个
文明礼仪简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