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
2011年即将过去,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院感委员会的指导下,为加强我院感染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落实我院“医疗质量万里行”和“三好一满意”活动的要求,全院医护人员积极参与医院感染监控工作,各临床科室医师对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前瞻性调查,发现院内感染能及时、准确报告,同时我院医务科也加强院感病例上报管理,出现医院感染病例时,加强监测与控制,无院感流行事件发生。常规依托护理部进行消毒隔离质量督查、无菌技术督查并反馈,协同医务科、护理部,配合院领导做好医疗安全管理工作。每季度在院长的主持下召开一次院感委员会会议,发布一次院感工作汇报。
院感管理在1至10月份进行了以下工作:
一、根据院感安全生产要求细化院感质量管理措施
根据医院“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的要求,完善了医院感染的质量控制与考评制度,细化了医院感染质量综合目标考核标准,根据综合目标进行督查反馈,全面检查和梳理有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方面工作,认真排查安全隐患,为保证院感安全,切实抓好院感重点部门、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管理,特别是手术室、消毒供应室、检验科等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又制定了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防治院内感染措施,医务科常规进行督查和指导,防止院感在院内暴发。
-1-
二、根据传染病的管理要求加强传染病的院感防控
进一步加强预检分诊、发热门诊等重点场所的管理,认真贯彻落实重点传染病医院感染控制要求,加大医院感染防控力度,规范工作程序,特别是对全院医务人员以及工勤人员,加强了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手卫生、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的培训,严格落实了院感防控和个人防护措施,防止发生院内交叉感染,积极配合阿拉尔市卫生监督所及团疾控中心,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三、根据院感管理要求,做好病例回顾性调查
1至9月份,全院共出院608 例病例,院医务科全部进行了回顾性的调查,结果表明:%。发生医院感染的科室为:内儿科,%,外科院内感染发生病例为0,妇产科院内感染发生病例为0。感染好发部位依次为:%;%;%;医院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为0。各危险因素调查发现:%,%,%。前三位院感相关易感因素为慢性病、高龄、糖尿病。
四、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及手卫生监测情况
为规范全院各项消毒灭菌工作,预防院内感染,2011年度院医务科加强院感采样监测,对全院各科室进行了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同时加强对手术室、产房室、治疗室等高危区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及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监测。全年全院共采样126份,其中空气采样培养54份,
-2-
物体表面采样培养54份,医护人员手采样培养18份,合格率100%。
对全院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门诊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强度进行了监测,共监测各种类型的紫外线灯管29根,发现不合格及时更换,使其合格率达100%。
五、加强对抗生素使用的管理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规定,为加强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管理,我院制定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分线管理制度,各临床科室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具体落实措施。
医院医务科积极参与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制定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的督查,并每月向全院通报结果。全院抗生素使用情况如下:全院1至9月份共出院608例病例,使用抗生素者250例,二联及以上使用者121例,%。
六、加强了医疗废物管理
我院医务科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各类人员职责,落实责任制,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并常规督察,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反馈。并对工勤人员进行培训,使我院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贮存、包装、运送、交接等做到规范管理,严防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善引起感染暴发。
七、院感培训及考核
进行8次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参加人员包括全院医务人员及工勤
人员,共286人次。培训内容为:院感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医院
-3-
感染诊断标准知识培训,工勤人员的职业防护知识培训,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培训,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知识培训,新上岗的医护人员岗前培训等。对3位新上岗医护人员进行了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
八、消毒药械及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
为加强消毒药械及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2011年我院医务科对其使用进行常规督查及定期抽查。对消毒药械及一次性使用的无菌医疗用品的抽查是每季度一次,全年共抽查4次,方法是从临床各科室抽样,到药械科索证。结果各证齐全,全部合格。
**医院医务科
2011年11月
-4-
华人电气科技vi手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