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谈农村学生自卑心理的成因及对策.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谈农村学生自卑心理的成因及对策
金鼓小学:赵彬赖菊蓉电话:********** **********
摘要:
当前,农村学生的自卑心理普遍严重。本文简要阐述了农村孩子自卑心理的表现形式,产生自卑心理的一些主要原因。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提出了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尊重学生,培养学生自强、自信,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班风和舆论等方面给出了解决目前农村学生自卑心理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农村学生自卑心理成因对策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最新定义是“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我国17岁以下的青少年学生之中,%至30%的人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而这类青少年中30%至45%的人具有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自卑是人内心的一种自我否定的情绪体验。在学习过程中表现为缺乏自信心,课堂上不敢发言,解题效率低;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为谨小慎微、多愁善感,常产生疑忌心理,行为瞻前顾后等。
自卑感人人都有,特别是具有生活依附性的农村学生,由于心理调适能力较弱,自卑感可能更强烈。
一、农村学生自卑心理的表现形式
1、畏缩、躲避,他们逃避与人交往,自我封闭,对集体活动较为冷漠。
走进农村学校的班级,不难发现每班总有那么三四个学生是一声不吭的,课堂上回答问题也好,课间同学玩耍也罢,他们都显得那么孤单。
课堂上,基本每个班都有10%--15%的同学是不举手回答问题的。他们习惯于认真听老师上课,却不参与讨论。课间他们也只和固定的几个小朋友玩耍。
2、推卸、退让,他们与人交往看上去是正常的,但是对别人的称赞或信任总感到自愧不如,缺乏自信,他们总以“我不行,我不会”为借口推脱。
3、以相反的方式表现自卑。他们在交往中表现得很活跃,在活动中表现得积极,以此来掩饰自己的自卑。这一型的学生集中表现在具有攻击性、与老师唱反调等一些调皮捣蛋以期引起大家的注意。透过这些喧哗聒噪的现象,不难看到他们内心的极度自卑。
4、总感觉别人看不起自己,情绪压抑、忧郁,悲观失望,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自受煎熬,还伴有焦虑、失眠等。
二、农村学生自卑心理的成因简析
自卑心理是学生心理特征的一个正常的组成部分,在个体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大约在4岁以后就会出现。自卑心理的产生,主要来源于心理上消极的自我暗示。
。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有先天的生理或心理欠缺,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只要处理得好,缺陷也能转化为各种各样的优越感。”如果排除生理上的某些不足所引起的自卑心理,那么,我们重点要解决的应该是学生心理上的自卑。
心理自卑多是交往受挫或对自我能力估计过低造成的。有的学生不能掌握正确的交往方式,在交往中蒙受羞辱,最后导致心理上的自卑。有的学生由于学习成绩差,被归结为自己不聪明或不用功,从而产生自卑、焦虑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即使在成功面前也难以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
。家庭暗示主要指家庭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引起的后果。大多数学生因为父母是农民,家庭教育简单粗暴,缺乏正确引导,背上了沉重的思想负担,如性格内向,胆小恐惧,害怕与人交往,学习没有快乐感等。
。有一个案例可以说明这个问题,某学生平时不爱学习,害怕学习,小学低年级的时候,他的成绩

浅谈农村学生自卑心理的成因及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t52072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2-10-2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