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荒漠化防治名词解释.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荒漠化防治名词解释(基础知识)
1  荒漠化——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及亚湿润干旱区的土地退化”。该定义明确了以下三个问题(慈龙骏,1995):
    ①“荒漠化”是在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的作用起因和发展的;
  ②“荒漠化”是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及干燥半湿润区,这就给出了荒漠化产生的背景条件和分布范围;
    ③“荒漠化”是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及干燥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将荒漠化置于宽广的全球土地退化的框架内,从而界定了其区域范围。
2  土地——土地是指具有陆地生物生产力的系统,由土壤、植被、其它生物区系和在该系统中发挥作用的生态及水文过程组成。
3   土地退化——土地退化是指由于使用土地或由于一种营力乃至数种营力结合致使干旱、半干旱和干燥半湿润地区雨浇地、水浇地或草原、牧场、森林和林地的生物或经济生产力、多样性的下降或丧失,其中包括①风蚀和水蚀致使土壤物质流失;②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或经济特性退化;③自然植被的长期丧失。
4  荒漠化防治工程——荒漠化防治工程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区,为治理和预防土地荒漠化所采取的各种工程的、生物的、农业的和综合的技术措施与手段。其中包括营造的各种类型防护林体系、设立的自然保护区、进行的草场植被的人工播种及复壮更新措施、集约型生态农业的建设;以及为防治风蚀所设置的机械沙障、实施的化学与力学固沙工程等,为防治水土流失所修建的各种拦沙蓄水、防洪护岸工程和梯田工程等,为治理土壤盐渍化所建立的排水工程和实行的冲洗改良措施、灌溉淋盐措施、农业耕作措施等。
5.        草原——草原指由耐寒旱生多年生草本(以丛生禾草为核心)植被为主(有时由旱生小半灌木取代或两者共优)组成的植物群落。其中耐寒旱生植物的生态型包括中旱生、真旱生、强旱生。我国温带草原区植被类型依据生态──外貌原则,可划分为草甸草原带、典型草原带和荒漠草原带。其中草甸草原带建群种为中旱生或广旱生多年生草本,中下层渗杂有中生、旱中生草本层,中生灌木、小灌木层等。典型草原由典型旱生──真旱生或广旱生植物组成。
6.        风蚀荒漠化——以风力为主要侵蚀营力造成的土地退化称为风蚀荒漠化。其主要是指在干旱多风的沙质地表条件下,由于人为过度活动的影响,在风力侵蚀作用下,使土壤及细小颗粒被剥离、搬运、沉积、磨蚀等过程,造成地表出现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土地退化。
7. 沉降堆积——当风速减弱,使紊流漩涡的垂直分速小于重力产生的沉速时,在气流中悬浮运行的沙粒就要降落堆积在地表,称为沉降堆积。
8.        遇阻堆积——风沙流运行时,遇到障阻,使沙粒堆积起来,称遇阻堆积。
9.        尘暴或降尘现象——风沙流在运行过程中,遇到了湿润或较冷的气流,会被迫上升,这时部分沙粒不能随气流上升而沉积下来。两股风沙流相遇,即或在风向几乎平行的条件下,也会发生干扰,降低风速,减小输沙的能力,从而使部分沙粒降落下来。在风沙流经常发生的地区,,遇到冷湿气团时,粉粒和尘土就成为雨滴的凝结核随降雨大量沉降,成为气象学上的尘暴或降尘现象。
——指含有沙粒的运动气流。当风速达到起沙风速时,砂粒在风的作用下,随风运动形成风沙

荒漠化防治名词解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t520728
  • 文件大小43 KB
  • 时间2018-06-2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