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知行合一”之道,育知书达理学子
金江中心学校 陈凤辉
“知书达理”是我们学校的校训,知行合一”是我们学校的校风,“循‘知行合一’之道,育知书达理学子”是我们学校的培养目标。
“知行合一”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意为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这也是推荐了6次的哲学理念。对教育,我们一直强调“知行合一”的重要。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不但改名叫“行知”,并且一生都在践行“知行合一“的教育思想。我校践行养成教育,营造书香校园,讲求智育与德育并重,因此将“知行合一”作为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知行合一”这一校风比较贴切地概括了我校师生勤勉质朴、执著坚守、不尚空谈,注重自身修养的行为品质。
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如何落实“知行合一”的校风呢?年7月11日至12日在河北省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强调: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总书记的高屋建瓴,给我们指出了实践的方向。
一、以“知”促“行”,积极创建书香校园
在教育孩子中要做到知行合一,那就要有知。我们努力把学校建设成富有人文关怀,师生共享和谐的精神家园,为师生提供愉快的学习、生活环境。让校园内的每一堵墙、每一个角落都如同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者。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言行一致,以教学中的道德准则严格约束自身行为,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知识能力和道德修养。开学初,我们便通过升旗仪式、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学习了学生一日常规、校园文明礼仪规则
“五四三二一”。每个班级依据实际情况制定班级公约,让学生有章可循,知规矩,守规矩。此外,我们学校重视班级管理,每月一个班级管理主题,如“穿戴整齐”“轻声慢步”“无垃圾班级”等,让学生知道一个“知书达理”的学生应该遵守哪些规则,达到哪些要求。
二、以“行”促“知”,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知识不是力量,知识的使用才是力量,知识的坚持使用才是真正的力量,我想这就是知行合一的内涵。陶行知先生强调“亲知”,即从“行”中得来,亲身得来;而不仅仅是“闻知”,从师得来,或从书本得来。反观当前的学校教育,确实存在着各种知行脱离的现象,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相对忽视师生的践行能力。教育水平的提高要求教师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创造条件在各个方面指导学生实现知行能力的统一发展,在教育孩子中要做到知行合一,就要将知转化为行。
学校要加强学生学习与实践的能力,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这也正是我国古代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所提倡的“学以致用”观点的体现。我们的校本课程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熟读《校园解说词》的基础上,我们提供了很多实践的机会让校园解说员去展示和运动所学知识。比如给参加幼小衔接活动的幼儿园小朋友介绍校园,带一年级新生参观校园,给来访的客人进行校园文化解说。我们的小解说员在一次次的锻炼中成长起来。
学校的纪律和制度也是如此,并不是制定出来就完成了目标,还要有一定的可行性,能够以理念的形式对学生的日常行动施加影响,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最终树立文明的校风校纪。如本学期我们在学习践行学生文明礼仪
知行合一演讲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