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必背观念
外码:
[定义] 设F是基本关系R的一个或一组属性,但不是关系R的码,如果F与基本关系S的主码Ks相对应,则称F是基本关系R的外码(Foreign key),并称基本关系R为参照关系(Referencing Relation),基本关系S为被参照关系(ReferencedRelation)或目标关系(Target Relation)。关系R和S不一定是不同的关系。
完全依赖和部分依赖
定义:给定关系r(R),属性集合X和Y,且X Y。称属性“Y完全依赖属性X”,当且仅当不存在X的真子集W,使得W Y。如果存在存在X的真子集W,使得W Y,
则称属性Y“部分依赖属性X”。
第二范式(2NF)
定义:如果一个关系模式R满足第一范式,并且每一个非主属性都完全依赖于R的码,则R满足第二范式。
即没有非主属性部分依赖于任何键(包括候选键)
参照完整性规则:若属性(或属性组)F是基本关系R的外码,它与基本关系S的主码Ks相对应(关系R和S不一定是不同的关系),则对于R中每个元组在F上的值必须为:
或者取空值(F中的每个属性值均为空值);
或者等于S中某个元组的主码值。
规范化:一个低一级范式的关系模式,通过模式分解可以转换为若干个高一级范式的关系模式的集合,这种过程就叫规范化
排它锁(X锁、写锁):若事务T对数据对象A加X锁,则T可读写A,其他事务既不能读取和修改A,也不能对A加任何锁,直到T释放A上的X锁。
共享锁(S锁、读锁):若事务T对数据对象A加S锁,则T可读A,其他事务可对A加S锁,但不能加X锁。直到T释放A上的S锁。
外模式(子模式或用户模式):是数据库用户(包括程序员和最终用户)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性的描述。如:视图
模式(逻辑模式):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性的描述。如:用户定义的表,象学生信息表、课程表等
内模式(存储模式或物理模式):数据的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
一个数据库系统只有一个内模式
2、二级映射
模式/内模式映象:用于定义模式和内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外模式/模式映象:用于定义外模式和模式间的对应关系。
二级映象的作用:三级结构间通过两级映射进行相互转换,保证数据的独立性,从而保证应用程序的相对独立性。
数据库系统两级独立性:
物理独立性:当数据库的存储结构改变时,通过修改模式/内模式映象,使数据的逻辑结构即数据库的模式不必重新定义,从而保证了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示例:
1)改变存储设备或引进新的存储设备;
2)改变数据的存储位置;
3)改变存储记录的体积;
逻辑独立性:当模式改变时,通过修改模式/外模式映象,可以使外模式不必修改,从而使应用程序不必修改,保证了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示例:
1)在模式中增加新的记录类型
如:学生信息表改为(学号,姓名,性别,年龄,所在系,宿舍号))
2)在原有记录类型之间增加新的联系;
3)在模式中删除外模式不需要的记录
关系(Relation):
对应于关系模式的一个具体的表称为关系,又称表(Tab
必背概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