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础知识(一)(2007-05-23 20:52:21)转载▼标签: 新农村建设三农要求基本原则任务作用分类: 村官资料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要求是什么?
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原则:一是必须坚持把培育和发展农村先进生产力放在优先位置,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二是必须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尊重农民主体地位;三是必须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急需、最受益的实际问题,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四是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推进;五是必须坚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依靠农民辛勤劳动,加大扶持力度,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3、“多予、少取、放活”的含义是什么?
答:多予,就是要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少取,就是要在巩固现有税费改革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取消不应由农民承担的税费负担,创造条件最终实现城乡税制的统一;放活,就是要放开农民手脚,搞活农村经济,通过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激发农民自主创业增收的积极性。
4、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注意的问题有: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议,不搞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
5、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什么?
答: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广大农民群众,广大农民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建设自己的家园,对直接受益的公益设施建设投工投劳。
6、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是什么?
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具体讲就是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村产业的发展。
7、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政府应在哪几方面发挥引导作用?
答: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政府应在以下四个方面发挥引导作用。一是要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建立政府对农业农村增加投入的机制,重点抓公共财政覆盖农村,主要包括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综合服务五大领域。二是党和政府所有的工作部门都要相互协调,形成合力,去推动新农村建设。三是要调动农民积极投身建设自已美好家园,政府给予适当扶助引导,形成“多干多补助,少干少补助,不干不补助”的激励机制。四是要形成一个引导全社会广泛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参与机制。
新农村建设基础知识(二)(2007-05-23 20:55:57)转载▼标签: 要求生产发展富裕乡风文明村容主体经济基础改革合法权益分类: 村官资料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是一个全面的目标,绝不等于单纯搞新村建设,而是要全面推进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具体来说:一是产业发展要形成新格局,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二是农民生活要实现新提高,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目标;三是乡风民俗要倡导新风尚,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四是乡村面貌要呈现新变化,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环节;五是乡村治理要健全新机制,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保障。
二、怎样才能实现生产发展?
必须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一是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加快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农业高技术研究,尽快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农业科技成果。改善技术创新的投资环境,鼓励大型涉农企业建立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健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立多元化的技术推广机制,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和普及。
二是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促进入市农产品质量上等级、上规格。积极发展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连锁经营,改善农村市场环境。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连锁化“农家店”。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促进农资供应和农产品流通。
三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继续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和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加快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粮食产业带,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坚持和完善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加强农资价格监控。继续执行对粮食主产县的奖励政策,增加中央财政对粮食主产县的奖励资金。
四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切实把农业产
福安-图形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