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键、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
主讲人:陆惊帆
课程提纲
一、知识网络
二、重点知识梳理
三、范例精讲
四、巩固练习
一、知识网络
离子键
得失电子阴阳离子离子晶体
(NaCl)
共价键分子间相互作用
分子分子晶体
(键的极性)
(H2、CO2)
原子(分子的空间结构和极性)
共价键原子晶体
键的极性
( ) (金刚石、单晶硅)
阳离子、自由电子金属键金属晶体
(Fe、Cu)
新课标提醒:
分子晶体的种类最多(种类繁多的有机物大多是分子晶体)。
二、重点知识梳理
1、化学键
定义: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或离子)之间的强烈的相互
作用,叫做化学键。
新课标提醒:
注意定义中的关键词:“相邻”、“强烈”。
相互作用不仅是吸引,也有排斥,是吸引和排斥的平衡。
化学键的作用是很强的,比分子间作用力强很多。
离子键
极性键
类型:化学键共价键(共价键才有极性的概念)
非极性键
金属键
二、重点知识梳理
2、离子键
定义: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
存在:a、活泼金属(IA、IIA 族的金属元素) 与活泼非金属
(VIA、VIIA 族的非金属元素) 形成的化合物,
如 NaCl、MgO,还包括 NaH、KH、CaH2。
+
b、活泼金属阳离子(或 NH4 ) 与酸根离子之间;如
NH4NO3。
c、活泼金属阳离子与 OH- 之间,如 NaOH。
新课标提醒: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在熔化状态下一定能导电。
二、重点知识梳理
2、离子键
定义: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
:
:
[ : ]- 2+ -
: : [ : ]
表示:CaCl2 电子式: Cl Ca :Cl:
结构式: 无
离子键的强度:
同类型离子化合物,离子电荷数越大,空间核间距离
越小,则离子键越强,离子化合物的熔、沸点越高。
新课标提醒:
离子半径越小,则核间距离越小,如 NaCl > KCl;
可以借助物理中“库仑力”的概念理解离子键强弱。
二、重点知识梳理
3、共价键
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学键。
新课标提醒:
首先要是化学键,满足“相邻”、“强烈”两个条件。
存在:存在于非金属元素同种原子(单质)和不同种原子
(化合物)之间,如 Cl2、H2、H2O 等,也存在于
部分金属元素(Al、Be) 与卤素(Cl、Br) 形成的
化合物,如 AlCl3。
:::
表示:N2: 电子式:N N: (要画出共用电子对和孤对电子)
结构式 N≡N (只需画出共价键)
二、重点知识梳理
3、共价键
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学键。
共价键的分类:
非极性键:同种非金属元素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
不发生偏向),如 H-H,Cl-Cl,N≡N 等。
提醒:化合物中也可能存在非极性键
极性键:不同种非金属元素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子
对偏向于非金属性较强的原子),如 O=C=O、
H-Cl 等。
配位键:一种原子提供孤对电子,另一种原子提供空轨道
+ +
而形成的共价键。如 NH3 和 H 形成的 NH4 。
二、重点知识梳理
3、共价键
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学键。
共价键的强度: 决定分子的稳定性及原子晶体熔沸点
键能:拆开 1mol 共价键所需要的能量。键能越大,共价键
越强,共价分子的稳定性越高。
键长:两个成键原子的核间距离。键长越短,共价键越强,
共价分子越稳定。
键角:分子中键与键之间的夹角。键角和键长决定分子的
空间构型和极性。
二、重点知识梳理
4、金属键
定义:金属离子之间通过自由电子而产生的强烈相互作用。
提醒:不是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作用。
存在:金属单质、合金。
金属键的强度:
同类型堆积的金属晶体,金属离子半径越小,离子电荷越
大,金属键越强,该金属的熔沸点越高,硬度越大。
新课标提醒:
金属键强度:Na < Mg < Al;Li > Na > K 。
金属键强度反映金属的某些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无直接关系。
一般来说,金属键越弱,越容易失去电子,金属性越强。
化学键、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