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课
闭关锁国
闭关政策
什么叫“闭关政策”?
“闭关”一词的含义原指关闭城门,引申为断绝来往。
闭关政策指的是清政府限制和禁止对外交通和海外贸易的政策。
闭关锁国形成的过程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
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本节课探讨的主要问题
一、限制通商
1、明朝
海禁
洪武时:严
禁与外洋番
人贸易
松弛
洪武后:渐
松弛郑和下
西洋为高潮
海禁
嘉靖时:厉行
海禁为防倭寇
之患
开禁
万历时:始开
海禁允许海
外贸易
月港(今海澄镇)位于九龙江入海处,因其港道(海澄月溪至海门岛)“一水中堑,环绕如偃月”,故名月港。它与汉、唐时期的福州港,宋、元时期的泉州港,清代的厦门港,并称福建历史上的“四大商港”。月港兴起于明景泰(1450-1456年)年间,盛于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衰落于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终止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厦门成立海关。
2、清朝
海禁
设关
闭关
清朝初期:
隔离抗清武装
内迁沿海居民
台湾统一:
始设四海关
通商贸易
乾隆中期:
实行闭关
仅留广州通商
澳门、漳州、宁波、云台山
材料一:外面的世界很“可怕”
1814年,英国对尼泊尔发动战争,并于1816年迫使尼泊尔割让一部分的领土。
1824年对缅甸发动战争,同年占领了马六甲
法国于1802年占领了越南。
……
与中国西部、西南部毗邻的地区几乎都被西方殖民者所控制。
二、闭关锁国形成的原因
原因之一:防范自卫的产物。
乾隆皇帝接见马嘎尔尼使团
材料二:里面的世界很精彩
1、马嘎尔尼访华
二、闭关锁国形成的原因
原因之二:自大心理的反映。
2、乾隆帝给英王的敕谕曾说: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
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3、林则徐:“只要断绝了对西方人茶叶和大黄的供应,他们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
材料三:里面的世界很精彩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
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二、闭关锁国形成的原因
原因之三:自然经济为根源。
清朝:“以农为本”
西方:“工业革命”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海外扩张的资本积累
可以从中得到什么信息?
即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思想上的反映,也是造成清朝统治者固步自封、闭关自守的根本原因。
二、闭关锁国形成的原因
原因之一:防范自卫的产物。
原因之二:自大心理的反映。
原因之三:自然经济为根源。
根本原因
2015闭关锁国 课件4(华师大版七年级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