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两岸的风光
受到故城变迁的影响,车内空气明显有些压抑,有朋友建议对我这个“野导”加以惩罚,讲讲史料中的潼关风情。
其实潼关在隋唐时就颇具规模,至明清达到鼎盛。当时城墙周长有十多公里,城高十六米,戍楼林立,建有六门,潼水贯城而过,中经横跨东西的石桥,宛如长虹,绿水荡漾,引人入胜。关内关外,山上山下,庙宇牌坊遍布,城内50多条街巷有序排列,繁华可见一斑。
潼关故城东大街有株古槐,直径两米,高五米有余,树身有一深洞,据传乃马超所刺。潼关一战,马超打得曹操割须弃袍,绕树躲闪,马超一枪刺出,扎入古槐,曹操得以逃命,说的就是那株古槐。正在我演绎的时候,风陵渡到了。
风陵渡自古就是黄河上最大的渡口,连接着晋、陕、豫三省,素有“鸡鸣一声听三省”的说法。九曲十八弯的黄河在这里受华山山脉的影响再次转弯,由北水南流转而折向东方,至此了无牵挂,奔流向海。
黄河的问题
在宁夏,造纸企业被公认为污染大户,据统计,,%,,占宁夏排放总量的79%,污染“贡献率”居各行业之首。氨氮同样成为黄河不可小觑的杀手,氨氮来自哪里?来自于农田施用的化肥和喷洒的农药。“九五”期间,宁夏化肥、农药使用量比“八五”%%,这些农药或化肥在给农作物提供养分或保护的同时,又通过不同方式流入黄河,对母亲河造成污染。据环保专家介绍,在宁夏境内,氨氮对黄河的污染,甚至大过工业废水对黄河的污染。
黄河治污并非一帆风顺,企业治理废水污染需要一定的投资,而对算帐算得“门儿清”某些企业来说,他们甚至不惜污染他人而使自己得到仅有一点眼前利益。去年冬季,宁夏部分完成治理任务的造纸厂,因生产成本增大擅自停运环保设施,或开开停停,造纸废水污染出现反弹。这些企业的恶劣行为引起宁夏群众的不满,中宁县、平罗县、贺兰县当地群众向环保部门反映污染企业的问题,在环保部门的监督下,问题得到解决。
黄河干流近40%河段的水质为劣五类,基本丧失水体功能。随着经济发展,黄河流域废污水排放量比上个世纪80年代多了一倍,达44亿立方米,污染事件不断发生。黄河上游的绝大部分支流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而中下游几乎所有支流水质常年处于劣五类状态,支流变成了"排污河"。
工业污染一直是黄河水污染的"祸首"。从青海,经甘肃、宁夏,至内蒙古,黄河沿岸能源、重化工、有色金属、造纸等高污染的工业企业林立,产生出了包括COD(化学需氧量)、氨氮、重金属、高锰酸盐指数以及挥发酚等在内的大量污染物。由于环保设施投入大,运转成本高,沿黄重点污染源偷排现象仍比较严重,而一些"十五小"、"新五小"企业点多面广,很难根除。根据黄河水资源保护局监测的结果,乌梁这里的水质为劣5类,主要是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汞严重超标。高锰酸盐指数是衡量
水中有机物的重要指标,指数过高,会导致消化道疾病,甚至肝癌发生;而氨氮则是水体中主要的污染物,在人体转化为亚硝酸盐后对人体有致癌作用;汞,剧毒物质,容易损伤脑组织和肝肾组织,从而导致死亡。当地老乡告诉记者,这里的水常年恶臭刺鼻,不仅鱼活不下去,而且,人呆久了,也会觉得头晕。黄河许多支流在五六十年代水清鱼跃,而今却是河水浑浊、臭气熏天。日趋严重的黄河水污染,严重破坏了黄河生态系
黄河两岸的风光和问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