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隧道照明灯具技术规范.ppt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2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隧道照明灯具技术规范
1
一、隧道照明的特点
1、隧道内部是个黑洞:
基于人眼视网膜感光细胞的特点,白天进入隧道需要一个暗适应过程,出隧道需要一个亮适应过程。晚间则不需要。
2、人眼的亮度适应:
人眼的暗适应过程分三步,一是瞳孔放大,是个相对比较快的反映。从2mm放大到5mm很快,但进一步放大需要长一点的时间。
2
一、隧道照明的特点
第二是锥状细胞的适应,中等速度,需要在5分钟的时间

最后是杆状细胞的适应,速度最慢,需要长达25分钟才
能达到或接近30微尼特的感觉下限。     另一方面是,从暗处到达亮处的明适应,尽管人眼感觉
不舒服,但会在很快的时间(约1分种)之内恢复到原来的
不刺激状态。
由上述可见,暗适应的时间比亮适应时间长很多,因此
白天进洞的照明过渡段要比出洞的过渡段长很多。
3
一、隧道照明的特点
3、照明要求高:
由于白天太亮,其洞口亮度达3000--5000cd/m2,隧道中的基本段照明要求也较亮,达(--)cd/m2,比道路照明中主干道的亮度还亮一倍左右。洞口部分还需过渡照明将亮度逐渐降下来。
4
一、隧道照明的特点
4、墙面照明:隧道墙面照明质量要充分重视,它对看清环境和行车的舒适性都有很大影响。要求隧道两侧2米高范围内,,其平均亮度应不低于路面平均亮度。
5、频闪: 隧道灯照明的闪烁频率也应充分重视,它是严重的光污染,影响行车安全。。因为中间这段频闪对人眼有伤害。
5
6、隧道多数采用双隧道设置,即在隧道内车流同向,利于空气流动,且无阳光直射,所以,对灯具温升的压力减少。相反,隧道内对于振动和噪音的要求提高了。
隧道内汽车尾气散不掉,灯具污染严重,除了用水龙头冲洗外,还需湿布用力擦洗,故IP要求高。
7、亮度?照度?:
我们关心的应该是墙面亮度而非墙面照度,二者有一定的关系,但两者并非简单的等同关系,因为它既与墙面材料性质有关,也与光线入射角有关,还与驾驶员的观察角有关。隧道照明给道路中间布灯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灯具间距可以较密,而道路中间布灯利于均匀度和照度的提高,大大降低了配光的难度。
7
一、隧道照明的特点
8
8、配光:
哪种配光照明好?小角度还是大角度?用透
镜配光、还是用反射镜配光或者什么都不用,仅用大
发射角度裸光源就可以满足要求?
目前的规范将照度与亮度等同化了;所以,以照度
为依据采用反射镜配光最有利,其平均照度最高,照
度均匀度仅次于透镜配光;
一、隧道照明的特点
而采用裸光源照明最简单、成本最低,仔细选取
也能满足要求;
但是,实际的观察效果及节能效果需以亮度来判
断,那么采用透镜配光效果最好,虽然透镜吸收了
部分光能,但是它可以拉大杆距,它能有效地避免
地光闪烁频率的影响。同时,减少总耗电功率,节
能效果明显,利于采用“能源合同管理”的模式来运
作。
9
9、洞口照明:
白天洞内外亮度差太大,人眼的适应有个过程,洞口段的亮度变化也要有个梯度,使亮度逐渐降到基本照明要求,因此洞口段需要有加强照明。
目前都采用洞口密集布灯的方式来加强照明,而且多为小角度照明,照度很高,效果任何呢?进洞时总还觉得太暗,能否改另一种配光方式试试呢?
10
一、隧道照明的特点

隧道照明灯具技术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rh53719
  • 文件大小2.55 MB
  • 时间2018-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