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大一新生适应性调查论文.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人格心理学科研组论文
大学新生入学月余适应状况调查
(答辩论文)
学院:教育学院
科目:人格心理学
组别:科研组第1小组
组员:洪敏、张洪家、王卫卫
程哲、柴潇逸
2011年11月30日
大学新生入学月余适应状况调查
张洪家,洪敏,王卫卫,程哲,柴潇逸
(人格心理学项目实践科研组第一小组)
摘要:本研究在运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开放式问卷法等的基础上,编制了《大学生入学月余适应状况调查问卷》,并在此基础上,对大学新生在入学一个月时进行了适应性状况调查。问卷主要包含自我适应、环境适应、学习适应、情绪适应和人际适应五个维度。调查结果表明:大一新生适应状况总体良好。男女性别差异、文理专业差异、城乡差异在大学新生适应性总分上均未达到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大学新生适应调查
前言
问题的提出
大学阶段在个体一生的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个体从青年期向成人期过渡和准备的时期,也是从以学习为主到以工作为主的过渡和准备的时期。个体对大学适应的好坏不仅影响其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还会影响其成人后的工作和生活。有研究表明,大学的师生关系将直接影响到步入社会后的人际关系,能够有效调节情绪和自我肯定的大学生在工作中往往有更突出的成就,而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学生在毕业后往往会出现工作压力大的问题[1]。鉴于其重要性,大学生适应性一直是研究者较为关注的领域,而在整个大学阶段,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问题又是最为突出的,因此我们有必要专门针对大一新生的适应状况进行深入的研究。
适应是一种心理能力,具体来讲指的是个体与外界已经变化了的环境保持和谐发展的心理能力[2]。大学生学校适应是指大学生通过调整自己的态度、行为、观念等,从而适应学校或院系的价值体系,认同学校的目标与行为规范的过程[2]。方晓义、沃建中提出了大学生适应的操作性定义,即指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无论是在何种境遇条件下,无论自身条件的优劣,都能客观地加以认识,并从行动上进行积极的调整,使自身的心理状态很好地适应环境。它既是一种调整的过程,也是一种调整的结果[3]。适应在国外的文献中所用的词语是“adaptation”或“adjustment”,均用来表示个体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过程或适应状态[4]-[5]。今年九月份,上海某高校的一名大一新生在军训结束后,猝死。这直接使得高校在重视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入学适应等也加倍重视起来。
大一新生适应性研究综述
初入大学校园的大一新生,伴随着生活环境、学习内容、理想目标、人际关系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每一个学生跨入大学校门后,都必然面临着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新的生活环境、新的教育方式、新的人际关系等方面都在考验着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通常,我们把从学生入学到基本适应环境、适应大学生活这一段时期称为大学新生适应期。一般为3个月到1年左右,极少数学生需要更长一些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学生要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寻找和确立新的理想和目标等。
西方学者主要将研究集中在认知适应、角色适应、职业适应与人际技能适应等方面。像Birch,Ladd(1997)的研究得出学业行为、学校喜好、学校回避、班级参与和自我指导五个维度
[4]。
我国学者这方面的看法结论也不统一。淘沙(2000)提出大学生入学适应的五维模型,包括学习适应

大一新生适应性调查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bfc1172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2-10-2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