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北区商品市场发展规划
目录
一、重庆市江北区商品市场现状
(一)重庆市江北区商品市场基本情况
(二)重庆市江北区商品市场在重庆区域市场中的地位
(三)重庆市江北区商品市场发展的优势
(四)重庆市江北区商品市场发展的劣势
二、建设与发展江北区商品市场的背景与依据
三、建设与发展江北区商品市场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四、建设与发展江北区商品市场的目标
(一)总体目标
(二)具体指标
(三)市场辐射目标
五、江北区商品市场布局和发展重点
着力培育和完善三大商圈
(二)全力构筑四条特色商业带
(三)延伸发展东部沿江地区商业
(四)发展社区商业
(五)发展物流中心
(六)建设与培育重点市场
(七)培育特色休闲、餐饮、旅游业
(八)调整商业业态,大力推行连锁经营
六、江北区商品市场发展措施
(一)加强领导,分类指导
(二)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商品市场调控体系
(三)改善投资环境,引导结构调整
(四)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现代物流体系的培育发展
(五)联合宣传,树立特色商贸新形象
(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化水平,推动市场繁荣
(七)大力发展都市旅游,以旅游带动商贸与市场的发展
(八)突出重点,步行街实行“特区管理模式”
(九)规划组织实施
一、重庆市江北区商品市场现状
(一)重庆市江北区商品市场基本情况
截止2000年末,,其中商业网点营业面积80万平方米,,1万平方米以上大型商品交易市场6个,。。
“九五”期间,商品市场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商业设施发展迅猛,观音桥购物中心初具雏形,街道乡镇商业设施得到明显改善,新型商业业态有所发展,大型批发市场龙头作用显著。初步形成主城观音桥商贸区——城镇商贸区——农村商业三个层面和大型批发市场——专业市场——中小网点和集贸市场网络的商品市场格局。
表1:江北区商贸发展主要指标统计表
项目
年份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商贸增加值(亿元)
市场贸易成交额(亿元)
商业设施面积(万平方米)
商贸餐饮企业(户)
商贸餐饮从业人员(人)
1995年
714
38141
2000年
1456
44248
增长%
该表显示,通过贯彻“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实施商贸先导战略,“九五”期间江北区商贸业在第三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加强,零售业和市场贸易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商业设施建设有较大的发展。
(二)重庆市江北区商品市场在重庆区域市场中的地位
江北区商品市场在重庆区域市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江北观音桥是重庆主城区五大购物中心之一。某些专业市场在重庆具有不可替代性,如重庆主城区70-80%的蔬菜都来自观音桥---盘溪农贸市场。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主城五区(渝中区、江北区、九龙坡区、沙坪坝区、南岸区)中仅次于渝中区()和九龙坡区(),位列第三。
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1998年、1999年、2000年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江北区都位居主城五区之首,2000年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为492100万元,%。其中观音桥—,为西部之最。
商贸增加值比重。,%,“九五”%。而重庆市2000年商贸增加值为156亿元,比1995年增长85%,“九五”%。%,%。江北区商贸增加值增长率、占GDP比重都明显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三)重庆市江北区商品市场发展的优势
1、区位优势:江北区位于重庆市腹地,是主城区和都市圈的一部份,东接渝北区、巴南区、南接巴南区、南岸区、渝中区,西接沙坪坝区,北接渝北区、北部新区,具有两江优势。随着重庆城市建设北移东下战略的实施,江北区对重庆市北部地区和三峡库区的市场辐射能力将进一步加强,为江北区商品市场发展提供了可塑度较高的空间。
2、交通优势:江北区城区道路网络正在形成。从总体上看,江北区交通十分方便。渝长高速公路、渝怀铁路、多座跨江大桥的建设将使江北区的水陆空交通更加便捷。交通基础设施是“
重庆市江北区商品市场发展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