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击的防护
主要依据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1312_1~3《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电子设备雷击导则》、《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等。目前,防避直击雷都是采用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线、避雷网作为接闪器,然后通过良好的接地装置迅速而安全把它送回大地。
(1)电源防雷
根据楼房建设的要求,配电系统电源防雷应采用一体化防护,由于避雷器生产厂家的设计思想各不相同,相应其避雷器的性能特点也不尽一致。
(2)信号系统防雷
与电源防雷一样,通讯网络的防雷主要采用通讯避雷器防雷。目前,计算机远程联网常采用的方式有电话线、专线、、DDN和帧中继等,通讯网络设备主要为MODEM、DTU、路由器和远程中断控制器等。通常根据通讯线路的类型、通讯频带、线路电平等选择通讯避雷器,将通讯避雷器串联在通讯线路上。
(3)等电位连接
等电位连接的目的,在于减小需要防雷的空间内各金属部件和各系统之间的电位差。
防止雷电反击。将机房内的主机金属外壳,UPS及电池箱金属外壳、金属地板框架、金属门框架、设施管路、电缆桥架、铝合金窗的等电位连接,并以最短的线路连到最近的等电位连接带或其它已做了等电位连接的金属物上,且各导电物之间的尽量附加多次相互连接。
(4)金属屏蔽及重复接地
在做好以上措施基础上,还应采用有效屏蔽,重复接地等办法,避免架空导线直接进入建筑物楼内和机房设备,尽可能埋地缆进入,并用金属导管屏蔽,屏蔽金属管在进入建筑物或机房前重复接地,最大限度衰减从各种导线上引入雷电高电压。
三、关于雷电和浪涌电压
1)闪电的平均电流:30,000A (目前记录的最大值:300,000A)
2)闪电中心的空气温度:摄氏3000度
90%以上的闪电是云层对云层放电过程
3)云层对地面的闪电次数:每秒种100次(全球范围)
4)闪电的强度可达 1000000000 伏
5)一个中等强度雷暴的功率有 10000000 瓦(相当于一个小型核电站的输出功率)
6)每年因雷击造成的直接损失超过1000000000 美元(全球不含中国的统计)
雷电是浪涌电压的一种
首先让我们看看什么是浪涌。浪涌也叫突波,顾名思义超出正常工作电压的瞬间过电压。日本一些资料将浪涌分为四个组成部分。
我们常常说的防雷器的英文是 SPD - SURGE PROTECTION DEVICE 即[ 浪涌保护器],因此防雷事实上是浪涌保护器的一种功能,由于雷击的浪涌电压和能量要远远高于其他种类浪涌电压,所以我们通常称 SPD为防雷器了。
1)IEC 的防雷分区:
LPZ0A、LPZ0B、LPZ1、LPZ2....
2)IEC 的防雷分区通俗说明:
LPZ0A──天空、没有避雷针保护的大楼外部、上面没有顶棚等覆盖物的地面... 等等雷电可能会直接击中的的空间。如大楼顶部避雷针保护范围之外的空间。
LPZ0B──没有避雷针保护的非屏蔽大楼内部、有避雷针保护的大楼天台受保护部分、避雷线下的电缆等等雷电不易直接击中的LEMP没有衰减空间。如大楼顶部避雷针保护范围之内的空间和没有屏蔽的大楼内部或有屏
雷击的防护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