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艺术的发展历史
在人类穴居而野处,食则茹毛饮血,衣则缀叶负皮的年代,色彩艺术就已进入了人类的历史中。在距今两万多年以前的法国西南部的拉斯科洞穴壁画和西班牙北部的阿尔塔米洞穴壁画中,就已发现原始人类就已用色彩来记事。在出土的原始石器和陶器中,人们就已认识到了色彩的作用,在原始氏族图腾、巫术礼仪中,人们学会了用色彩来装饰自己,赋予了色彩以神秘的力量。所有这些都表明,在结绳记事的年代,色彩艺术就已出现在人类的生活之中,与人类的生活发生了息息相关的联系。
中国古代色彩史
中国是人类四大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考古出土的彩陶艺术中,可以发现原始人类对色彩知识的认识与利用。在西周时期,已出现了对色彩装饰技术与应用的文字记载。《考工记》中载:“设色之工,画、缋、钟、筐、塃。”“画缋之事,杂五色……”古之绘画设色,实借其色彩形象之力,与人以具体之感,曲打其礼教之旨耳。秦汉时期,织绣印染工艺日臻完备,从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的两幅帛画《人物龙凤帛画》、《人物御龙帛画》,设色平涂和染色,图案配色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汉代漆画设色绚丽、在黑底上描绘深浅不同的红色,平涂红、黄、绿、蓝、金、银等色,极尽设色之能事。魏晋南北朝时期,在继承和发扬汉代绘画艺术的基础上,又取得了新的成就。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等就是当时著名的画家,在传世的作品《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当时的绘画成就。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的“六法论”主张,其中“随类赋采”成为后世绘画设色的重要主张。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治文化高度发达,文化艺术活动十分活跃,色彩艺术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李思训、李昭道父子,开创金碧山水一代画风,设色浓丽,金碧辉煌。佛寺壁画,色彩浓淡层次分明,着色极为丰富。唐三彩更反映了唐代卓越的色彩成就。五代两宋时期,统治者酷爱书画,兴办皇家画院,文人士大夫绘画兴起,商品绘画盛行,工艺美术繁荣。绘画设色承袭唐风,又有不同程度的创新,受文人士大夫阶层审美观念的影响,在设色方面,由绚丽多彩的重彩着色,逐渐转向以无彩色的水墨着色和以水墨为主,略施淡彩的画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作品惨淡经营,墨色勾线,设色淡雅,具有高度的历史文献价值。元代文人画追求笔墨技巧和绘画意境的创造,水墨写意兴隆,所谓“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写胸中逸气。”绘画设色上,淡泊色彩,崇尚水墨。明清时期文人画与宋元文人画一脉相承,设色淡雅,讲求笔墨和画面意境。工艺美术中的装饰色彩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我国古代的色彩艺术,除了宫廷士大夫的色彩艺术以外,还有民间色彩艺术。民间色彩艺术扎根于广大劳动人民之中,体现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民间色彩艺术品种繁多,色彩装饰范围广泛。有民族服饰、民间染织绣、生活日用品、文体用品、民间美术等,与宫廷的追求奢侈豪华、以富贵为美和士大夫以追求闲情雅趣、已典雅为美的色彩艺术相区别的是,民间艺术色彩鲜明强烈、热情奔放、古拙大方、夸张变形,以淳朴为美。
中国在二千五百年以前就建立了五色体系,在《尚书》、《考工记》、《吕氏春秋》、《维南子书》等文献中都有记载。何谓五色?孔颖达疏:“五色,谓青、赤、黄、白、黑。”在西周时期,除了提出“五色”体系外,还提出了“间色”体系。五色体系,反映了中国古代对色彩科学的基本认识,也是对色彩理论的一大贡献。
西方色彩史
在古埃及的墓室壁画
色彩艺术的发展历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