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事故应急处置、自救与创伤急救
本章要点及学习目标
掌握事故报告及现场紧急处置的原则和方法,发生各种灾害事故时可以熟练掌握自救、互救和避灾方法,熟练掌握创伤急救的操作技能,并且了解自救器的原理以及掌握自救器的使用方法。
第一节事故报告及现场紧急处置
矿井发生事故后,矿山救护队不可能立即到达事故地点进行抢救。事实证明,在事故初期,事故现场人员如能及时采取措施,正确开展自救互救,则可减少事故危害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即使在事故的中、后期,也往往需要事故现场人员正确地避灾自救和帮助,才能提高抢险救灾工作成效。
煤矿井下发生事故时,现场人员要遵循以下行动原则。
一、及时报告灾情
(1)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通过直观感觉和经验,观察和分析判断事故性质、地点、灾害程度,尽快向矿调度室汇报。
(2)迅速向事故可能波及的区域发出警报。
(3)只汇报看到的异常现象(烟、火)、听到的异常声音、感觉到的异常冲击(气浪)。
(4)汇报时不能凭空想象判定事故性质(如,看见烟就认定发生火灾,遇到气浪冲击就认定发生爆炸),以免领导作出错误决策。
(5)不能不汇报而自行处理灾变。特别是爆炸、火灾、瓦斯突出等事故,工人是无能为力处理的。
二、积极抢救
(1)根据现场灾情和条件,现场人员及时利用现场的设备材料在保证自身安全条件下,全力抢险。
(2)抢险时要保持统一指挥,严禁各行其是或单一行动。
(3)严禁冒险蛮干,并要注意灾区条件变化,特别是气体和顶板情况。
三、安全撤离
当灾害发展迅猛,无法进行现场抢救,或灾区条件急剧恶化,可能危及现场人员安全,以及接到命令要求撤离时,现场人员应有组织的撤离灾区。
(1)撤离灾区时应遵循下列行动准则:
(2)沉着冷静。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临危不乱;大家树立坚定的信心安全撤出灾区,并在各环节上做好充分准备,谨慎妥善行动。
(3)认真组织。在老工人和党员干部带领下,统一行动、听指挥,不得自行其是,盲目蛮干。
(4)团结互助,照顾好伤员和老弱者。
(5)选择正确的避灾路线。尽量选择安全条件好、距离短的路线,切记图省事或怀着侥幸心理冒险行动,也不能犹豫不决而贻误时机。
(6)加强安全防护。撤退前,所有人员要使用好必备的防护用品和器具(如自救器、湿毛巾)。行动途中不得狂奔乱跑,遇积水区、冒落区、溜煤眼等危险地区,应先探明情况,谨慎行进。
撤退途中时刻注意风向及风量的变化,注意是否出现火烟或爆炸征兆。
四、妥善避灾
撤退中若遇通道堵塞或自救器有效时间已到,无人继续撤离时,应找永久避难硐室或自己建造临时避难硐室待救。避难时注意事项有:
(1)在室外留有明显标志(如矿灯、衣物)。
(2)保持安静不急躁,尽量俯卧于巷道底板或水沟内。
(3)室内只留一盏矿灯。
(4)发出互救信号(如敲打铁管或岩石,但不能敲打支架)。
(5)团结互助,坚定信心,相互安慰。
(6)时刻注意避难地点气体和顶板情况。遇到烟气侵袭等情况时,应采取安全措施或设法安全撤离。
【案例】
2007年7月29日,河南陕县支建矿业公司东风井发生落水后,井下的人被困,他们积极配合地面人员抢救,落水后76h,全部获救。2006年2月18日,阜新艾友煤矿发生冒顶事故,7名矿工被困,积极采取自救并配合外国救援,被困57h后全部生还。
第二节发生各种灾害事故的自救、互救和避灾方法
一、瓦斯与煤尘爆炸事故时的自救、互救和避灾方法
(一)防止瓦斯爆炸时遭受伤害的措施
瓦斯爆炸前附近空气有颤动的现象发生,有时还发出呲呲的空气流动声。这可能是爆炸前爆源吸入大量氧气所致,一般被认为是瓦斯爆炸的预兆。
井下人员一旦发现这种情况时,要沉着、冷静,采取措施进行自救。具体方法是:背向空气颤动的方向,副卧倒地,面部贴着地面,以降低身体高度,避开冲击波的强力冲击,并闭住呼吸暂停呼吸用毛巾捂住口鼻,防止把火焰吸入肺部。最好用衣物盖住身体,尽量减少肉体,暴露面积,以防烧伤。爆炸后要迅速按规定,佩戴好自救器,弄清方向沿着避灾路线,赶快撤退到新鲜气流中。若巷道破坏严重,不知撤退是否安全时,可以到棚子较完整的地点躲避等待救护。
(二)掘进工作面瓦斯爆炸后矿工的自救与互救措施
如发生小型爆炸,掘进巷道和支架基本未遭破坏,遇险矿工未受直接伤害或受伤不严重时,应立即打开随身携带的自救器,佩戴好迅速撤出受灾,巷道到达新鲜风流中。对于附近的伤员要协助其佩戴好自救器,帮助撤出危险区;对于不能行走的伤员,在靠近新鲜风流30~50米范围内要设法将其台运到新风中;如距离远,则只能为其佩戴自救器不可太远,撤出灾区后,要立即向矿调度室报告,派矿山救护队抢救。
如发生大型爆炸,掘进巷道遭到破坏,退路被阻,但遇险矿工受伤不严重实,应佩戴好自救器,千方百计疏通想到,尽
事故应急处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