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中的二级结论
高三物理复习过程中,我们常会碰到象数学中的由某个定理推出一些在一定条件下或在某些范围内适用的推论的情况,我把这些推论称为物理中的二级结论。若能从基本的物理概念规律出发推导出这些,并加以使用,会极大地提高解决物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考试时赢得更多的时间。我将散见于各部分的二级结论分类整理出来,望大家加强记忆!
一、质点运动学中的二级结论
1、若质点做无初速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在时间第1T内、第2 T内、第3 T内质点的位移之比是而在位移第1S内、第2S内、第3S内所用时间之比是
2、时间等分时, , 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
3、在匀变速运动中,任意两相邻的相等时间间隔T内位移之差都相等,且△S=aT2。
4、纸带点痕求速度、加速度: ,,
(x/2,0)
图1
y
x
O
(x,y)
v
5、“刹车陷阱”:给出的时间大于滑行时间,则不能用公式算。先求滑行时间,确定了滑行时间小于给出的时间时,用V2=2aS求滑行距离。。
6、平抛物体运动中,两分运动之间分位移、分速度存在下列关系:。如图1所示。
θ
θ
v船
v水
v船
v水
v合
v合
(a)
(b)
图2
7、船渡河时,船头总是直指对岸所用的时间最短;当船在静水中的速v船>v水时,船头斜指向上游,且与岸成角时,cos=v水/v船时位移最短;当船在静水中的速度v船<v水时,船头斜指向下游,且与岸成角,cos=v船/v水。如图2中的(a)、(b)所示。
8、匀加速运动的物体追匀速运动的物体,当两者速度相等时,距离最远;匀减速运动的物体追匀速运动的物体,当两者速度相等时,距离最近,若这时仍未追上,则不会追上。
9、质点做简谐运动时,靠近平衡位置时加速度减小而速度增加;离开平衡位置时,加速度增加而速度减小。
10、沿光滑斜面下滑:a=gSin
时间相等: 450时时间最短: 无极值:
11、几个临界问题: (注意角的位置)
a
光滑,相对静止弹力为零弹力为零
12、速度最大时合力为零:
二、质点静力学中的二级结论
θ3
13、若三个非平行的力作用在一个物体并使该物体保持平衡,则这三个力必相交于一点。它们按比例可平移为一个封闭的矢量三角形。(如图3所示)
14、若F1、F2、F3的合力为零,如图4所示;则有F1/sinθ1=F2/sinθ2=F3/sinθ3。
图3
F1
F2
F3
θ1
F3
F2
F1
θ2
图4
15、几个力平衡,则一个力是与其它力合力平衡的力。
A
A’
B’
B
θ
θ
θ
θ
G
C
图6
16、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则。
17、如图6所示,在系于高低不同的两杆之间且长L大于两杆间隔d的绳上用光滑钩挂衣物时,衣物离低杆近,且AC、BC与杆的夹角相等,sinθ=d/L,分别以A、B为圆心,以绳长为半径画圆且交对面杆上、两点,则与的交点C为平衡悬点。
18、两个一起运动的物体“刚好脱离”时:
貌合神离,弹力为零。此时速度、加速度相等,此后不等。
19、三个大小相等的力平衡,力之间的夹角为1200
三、质点动力学中的二级结论
20、向心力公式:
21、人造卫星:h大V小T大a小F小
速率与半径的平方根成反比,周期与半径的平方根的三次方成正比
同步卫星轨道在赤道上空,h=,V = km/s
第一宇宙速度:,,V1=/
22、双星引力是双方的向心力,两星角速度相同,星与旋转中心的距离跟星的质量成反比
23、卫星绕行星运转时,其线速度v角速度ω,周期T同轨道半径r存在下列关系
①v2∝1/r ②ω2∝1/r3 ③T2∝r3
由于地球的半径R=6400Km,卫星的周期不低于84分钟。由于同步卫星的周期T一定,它只能在赤道上空运行,且发射的高度,线速度是固定的。
24、人造卫星的动能EK,势能EP,总机械能E之间存在E=-EK,EP=-2EK;当它由近地轨道到远地轨道时,总能量增加,但动能减小。
25、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g,行星的半径为R,则环绕其表面的卫星最低速度v为
;若行星的平均密度为,则卫星周期的最小值T同、G之间存在T2=3π/G的关系式。
26、若由质量为m1、m2、m3……加速度分别是a1、a2、a3……的物体组成的系统,则合外力F= m1 a1+m2 a2+m3 a3+……
27、系在绳上的物体在竖直面上做圆周运动的条件是:,绳改成杆后,则均可,在最高点时,杆拉物体;时杆支持物体。
28、用长为L的绳拴一质点做圆锥摆运动时,则其周期同绳长L、摆角θ、当地重力加速度g之间存在关系。
29、支持面对支持物的支持力
物理二级结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