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学论文启发式教学法论文:
浅议证券投资学课程中的启发式教学
[摘要] 本文分析了证券投资课程中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弊端。通过引入启发式教学模式,深入讨论了利用启发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证券投资学; 启发式教学; 教学改革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1 . 04 . 036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 0194(2011)04- 0080 - 02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证券市场在整个金融市场的地位更加重要。许多专家学者认为,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并努力构建21世纪现代金融体系的宏微观经济基础已具备,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资本市场将是全球最具有生命力的市场之一。而作为专门研究证券市场的一门学科,证券投资学紧跟时代步伐,承担起了证券知识普及和证券投资专业人才培养的重任,并逐步成为金融学科中的核心课程。但是长期以来,证券投资学课程一直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环节,结果造成这门课程学习效果不好,学生只会纸上谈兵。所以应设法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进行大胆改革,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一、传统教学方法中存在的弊端
(一) 理论与实践相背离
传统教学中最普遍的问题是流于知识性的介绍和理论性的概括,而缺乏实践深度。而证券投资学既是理论性很强的学位课,也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如著名的K线理论、扇形理论、缺口理论、波浪理论等,对实际的证券投资分析具有相当重要的指导意义。对这些证券投资理论的教学,只有在教学中注意理论联系实践,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二) 教材内容相对陈旧
一方面,由于入世后我国资本市场开放步伐比较快,这两年的证券市场中出现了许多新事物,如国有股减持、建立开放式基金、B股向国内投资者开放和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制度等,而现在高校的证券投资教材体现不出这些新内容,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虽然国内引进了一批优秀的国外教材,如威廉·夏普的《投资学》、滋维·博迪《投资学》等,国内学者也编著了一些优秀教材,如吴晓求的《证券投资学》、曹凤岐的《证券投资学》等,这些教材作为MBA或本科金融专业的教材很好,但作为本科其他专业的教材就不太合适。
同时,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国外优秀教材对投资基本分析的论述较少,对技术分析只字不提,对现代投资管理理论和方法则作为主要内容详加阐述;而反观我们的现状,主要讲授证券投资工具、证券市场运作、证券投资基本分析和证券投资技术分析四大部分,而作为证券投资学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证券组合管理(主要介绍证券组合含义及其基本类型、证券投资风险基本内容、证券组合管理的基本步骤、现代组合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马柯威茨的资产组合理论)、风险资产的定价与证券组合管理的应用(主要介绍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理论、有效资本市场理论、期权定价理论)、投资组合管理业绩评价模型(主要介绍单因素评价模型和多因素模型)等,与国际资本市场紧密联系的理论和应用部分并未在教学内容中得以充分体现。
(三) 缺乏教学实践环节
证券投资学是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应该设置一定数量的教学实践课,让学生能从投资者角度进入证
启发式教学论文启发式教学法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