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蒋百里生平,将其国防建设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与其思想之
间建立桥梁,通过了详尽的比较、分析、例举等说明其问题,对不同著作中相近
思想加以归纳,这就要求在研究过程中要注意对其思想进行抽象,并结合具体时
代特征进行理解,求得条理,以归纳之所的演绎于当今之世情,获得今日之指导,
使我们得以对其国防建设思想进行更加客观公正的评价。本文试图透过其国防建
设思想看其军事哲学,在一定程度上为方法之探求。
根据研究目标,同时鉴于蒋百里先生 1937 年出版的《国防论》中的观点:
1
来对其军事哲学思想进行具体研究:
一、国防中的“人”: 人是国防建设的主体,是数量与质量的统一,是“物”
的因素与“精神”因素的统一,是能动性与依律性的统一。蒋百里先生系统地以
数量、意志、体质、道德、能力五方面来衡量“人”在国防中的作用,并因此针
对性地提出在中国要通过弘扬尚武精神和建立义务兵役制来充分发挥中国人口
数量优势于国防建设中。
二、国防中的“物”: “物”是国防建设的客体,其存在就是为了满足主
体的需求。主体作用的发挥以及作用的大小,受“物”的因素(数量与质量)制
约。蒋百里先生对国防中的“物”进行了分类,并分别对国防中的原料、动力、
粮食和人才进行了认识。他以此为基础,对中国是以国防的工业布局、物资储备、
能源与交通、农业生产以及战时统帅机构的建设等问题进行了统筹。同时,也提
出了生产性国防的“物”的筹措原则及落实方法。
三、国防中的“组织”: “组织”是国防建设中的“中介”,是沟通和联
结国防建设中主体与客体的桥梁和纽带。作为“组织”,能不能把“人”的各种
要素合理建构、能不能把“物”的各种因素合理配置与布局、能不能把“人”与
“物”“无缝”地“粘合”在一起,直接关系到国防建设的成败。蒋百里先生认
为,“人”、“物”和“组织”是构成国防建设的三大“国力原素”。他清晰认
识到,随着社会进步程度提高,“组织”问题将更加复杂,而中国当时的组织水
1
《蒋百里先生全集》第二辑, 传记文学出版社 1971 年版, 第 156 页
I国防力包括三大方面:“一曰人,二曰物,三曰组织。”。本文从以下三方面
蒋百里军事哲学研究——以蒋百里较差,尚难以完成国防任务。为此,他提出了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军事与民用
相结合、国营与民营并用、行政系统与民间组织相结合的原则,以求中提高。在此基础上,百里先生针对国内模仿日德,鼓吹军国主义的思潮,
辩证地分析了军国主义产生的原因及其国家观,并指出,军国主义不符合历史潮
流,必然灭亡,而自卫性国防才是国防建设的目标,避免国家对于“人”和“物”
的“组织”走入歧途。
在充分研究蒋氏国防建设思想基础上,对其进行科学的历史评价,并借鉴
其于现实中。蒋百里先生的国防建设思想因其学术贡献及对当时军事实践的指导
作用,在中国军事思想发展中地位重要。这一重要地位可以概括为两个里程碑—
—军事思想新旧交替的里程碑、中外军事思想融合的里程碑。借鉴其国防建设思
想形成过程,可知,做好四个融合:即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融合、中华文明与
外军理论的融合、古典兵学与当代科技的融合、学术科研与军事实践的融合,将
有利于推进当代国防建设理论的进一步成熟与发展。
关键词:蒋百里,军事哲学,国防建设,“人”,“物”,“组织”
II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life of Jiang Baili, to national defense building and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to build bridges between their ideas through a detailed
comparison, analysis, and so explain the problems enumerated, on the various works
of similar ideas to generalize, which required course of the study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abstraction of his thought, combined with the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to understand, seek structured to summarize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situation in
蒋百里军事哲学研究——以蒋百里国防建设思想为视阈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