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好汉之乡探源.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好汉之乡探源与旅游开发

万东林黄波
山东省三维旅游设计
郓城县旅游局
二0一一年九月
山东郓城获得由亚洲旅游文化联合会等联合主办的第十七届亚洲金旅奖——“中国好汉之乡”殊荣,这是中国乃至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被权威机构认可的“好汉之乡”。一时间,郓城名声大振。
值郓城“好汉节”暨两岸水浒忠义文化论坛召开之际,笔者就好汉起源、郓城好汉与山东好汉关系及其对郓城旅游开发的意义草草成文,难免有谬误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同仁批评指正!
一、“好汉”的渊源
1、汉朝之前男人的崛起阶段
原始社会早期,由于处于母系氏族阶段,男人处于从属地位,不仅不是“好汉”、“大丈夫”,连“人格”也全无。
原始社会后期,随着原始狩猎、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等生产的发展,男人逐渐在主要的生产部门中占据了主导的地位,并掌握社会财富。男子依靠经济上的优势,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占据了统治地位。母权制自然过渡为父权制,母系氏族社会便转化为父系氏族社会。活动在汶泗流域、大野泽、雷泽伏一带的羲氏之母华胥是结束母系氏族社会的最后一位首领,伏羲氏是父系氏族社会的第一位首领,也是父系社会开创人。自伏羲起,人类进入了“男人当家作主”阶段。
父系晚期黄帝时代,出现了文字——岩书、骨刻文、甲骨文,从甲骨文“男”字的会意也可以看出男人的地位。甲骨文男字左为“田”,右为“力”。“力”表示的是一钟古代农具“耒”的形状。在田里劳动是古代男子的主要职责,因此,用“男”来表示男人。今本《说文》:“男,丈夫也,从田力,言丈夫致力於田也。”“男”也有解读为“甲”“刀”的形意,即战争之人。所以,男,和平时是劳力,战争时是士兵。自此,便有了“男”、“男人”、“男子”。
《诗·小雅·斯干》有:“乃生男子。”《诗·大雅·思齐》有:“则百斯男。”
汉之前,男人多称呼为子、男子、丈夫等。且男子这种称呼一直沿用至今。
《庄子·天地》:“寿,富,多男子,人之所欲也。”《楚辞·天问》:“吴获迄古, 南岳是止。孰期去斯,得两男子。”《秦并六话》卷中:“若非周霸真男子, 魏·尹敏传》:“永平五年,诏书捕男子周虑。虑素有名字,与敏善,过候敏, 敏坐系免官。”《后汉书·乐成靖王党传》:“有故掖庭技人哀置,嫁为男子章初妻。”唐元稹《与史馆韩侍郎书》:“若甄生冕弁不加於其身,禄食不进於其口,於天寳盖青岩之一男子耳。”宋司马光《礼部尚书张公墓志铭》:“先是,冀州男子李教醉酒妄言涉妖逆事觉,自经死。”《后汉书·明帝纪》:“[中元二年夏四月丙辰诏]其赐天下男子爵,人二级。”李贤注引《汉书音义》:“男子者,谓户内之长也。”
品行兼修的好男人有“君子”、“好人”之称。《诗·魏风·伐檀》有:“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论语》:“不亦君子乎。”《论语·里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国语·吴语》:“﹝越王﹞以其私卒君子六千人为中军。”《诗·魏风·葛屦》:“要之襋之,好人服之。”
2、好汉形成时期
男子与“汉”关联起来的称呼是在汉及其之后。
西汉时期,一个以华夏族为基础,由华夏族与东夷族、楚族为主体融合而成的新民族产生,这就是以汉代的“汉”为名字的汉族——汉族,汉族的人自然称为“汉人”。
汉早期,“汉人”多自称“汉家子”,且不分男女。西晋石崇在其乐府歌辞《王明君辞》中即有“我本汉家子,將适单于庭”的诗句(见《昭明文选》巻二十七),这里的“汉家子”,即用于王昭君自称。至于“汉家子弟”、“汉家子婿”等等称谓则更是屡见于各代史籍

汉朝是中央集权制的辉煌时期,是我国战斗力持续最久的王朝,是余威绵延最久的王朝,是东方的罗马帝国。在大汉帝国长达四百多年的时间里,涌现了张骞,苏武,班超,卫青,霍去病,李广,窦宪,马援,陈汤,耿恭等等一系列让华夏为之自豪的英雄好汉。
汉武帝时期,汉朝将士作战勇猛,威震匈奴。匈奴便以“汉”来代指汉朝的男子,称之为“汉”、“汉子”,称汉兵为“汉儿”。“汉子”便屡见于汉之后的记载中。
但是,不管是汉代还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汉人的敌人北方少数民族眼里,“汉”、“汉子”、“汉儿”自然不会赋予多少好意,尤其是在南北朝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里,汉族被少数民族统治,汉族社会地位低下。在汉朝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眼里,“汉子”背负了不少贬义成分。如《寒山诗集》里的“碌碌群汉子”、《五代史補》中的“备驴汉子”和“驾车汉子”等。
南北朝时期,北齐文宣帝因任命魏恺为青州长史,其固辞不就,便对人说:“何物汉子,我与官不肯就。”唐寒山《诗》之二五三:“碌碌羣汉子,万事由天公。”
由于长期征战,少数民族损失殆尽,以至于西魏宇文泰不得不从汉族民间补充兵源,搞府兵,用当地汉族豪强带兵。八柱国中只有宇文泰和元欣是鲜卑族,其它的

好汉之乡探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zh187166
  • 文件大小156 KB
  • 时间2018-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