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历史文化的发展研究
高二(9) 陈旖旎黄子蝶谢雯雯刘秀秀
谢苗佘浣陈晓钿苏志彬
指导老师: 郑炳光(潮州金山中学历史组)
一、课题提出
潮汕地区,既有灵秀山川的孕育,又是“十相留声”之地。潮州文化源远流长,它是华夏文化的一支,是千百年来潮州人民一方面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一方面以其惊人的智慧创造出来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宝藏。历史上的潮州,曾经有过辉煌。作为它的后人,我们有权利共享它那骄人的荣誉,也有责任探究和弘扬它那神奇的底蕴。
,进一步了解潮汕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挖掘潮汕历史蕴含的独特文化价值。
,同时,加强同学之间的合作,促进交流和沟通。
,培养自主发现问题、勇于克服难题的能力。
(1)开会讨论,确定课题,分配任务;
(2)到图书馆、上网找资料;
(3)筛选出有用的资料;
(4)写总结论文,介绍一下潮汕历史文化的总体情况,
四、研究成果
(一)潮州方言
潮州方言,即潮州话,属汉语方言八大语系之一的闽南语系。它的词汇丰富,幽默生动,富有极强的表现力,并保存着很多古汉语的成份,被人称为“福佬语”或“学老语”。
潮州话是全国八大方言区中闽南方言的次方言,潮州人的方言,也是现今全国最古远、最特殊的方言。对潮州人来说,潮州话是维系感情的纽带,有巨大凝聚力。尤其在异域他乡。乡音相同,胜似“自己人”。
潮语的特点概括起来就是语法特殊、词汇丰富、音韵独特、古语义多等。如现代汉语是四声拼读,但潮语仍保留着八音拼读的语音系统;潮语中客人叫人客,母鸡叫鸡母,步行叫行路,铁锅叫鼎,瓶子叫樽等等;潮语中古汉语保留较完整,潮语一字多义,一个“食”字,几乎包括了喝、吃、饮、吮、吸等所有的口腔饮食动作,如食(吸)烟、食(喝)酒、食(啃)蔗、食(饮)水等。
潮语古朴典雅,并且具备上述特点,早已引起海内外语言学家的关注,使得研究潮州话的人很多,有关潮州话的专著、字典、词典也很多。潮语已经为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所重视。现在,潮州方言有自己的字典《潮州字典》,以及《潮语十五音》等研究地方语言的专著。潮语的一整套文读系统,已逐步与现代汉语互相融合,互相渗透,使潮声既保留自己特有的音韵,又不致生涩难懂。
词汇特点
将潮州方言与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比较,有如下几个比较突出的特点:
(1)保留很多古代汉语词汇。如:箸、索、园、雅、糜、目汁、青盲、树栽、东司等。
(2)潮州方言好多词是单音词,也是古汉语的遗留。如猴(子)、(老)虎、石(头)、鸟(儿)等。
(3)一些表称谓的词语用“阿”作词头,也是古汉语的一种构词方式。如阿公、阿外妈、阿大、阿二、阿兄、阿姑、阿孙等。
(4)一些单音名词重迭可以变成形容词。如猴猴、柴柴、外外、雾雾等。(5)许多双音词与普通话的词序相反。如:风台、历日、牛母、猪哥、羊仔、猫娘、鸡翁、人客、鞋拖、闹热等等。
(6)有一些用“番”表外来的词语。如番薯、番瓜、番豆、番葱、番梨、番客、番批等等。另外,英文笔、红毛灰也表外来物品。
(7)潮州方言还有不少借词。如洞葛(借自英语)、沙茶(借自马来亚语)等。
(8)一些词语鲜明地反映了潮州地区的风土人情,如“雪条”(冰棍)表明潮州终年不见冰雪,冰雪不分;“
潮州历史文化的发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