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来,中美经贸与中国改革开放相伴而行,与中国经济同步强劲发展,从很低的起点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双边经贸关系之一。展望未来,尽管两国经贸关系存在着不利与制约因素,但加强与深化合作攸关两国发展全局,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美经贸关系将得到新的提升。
一、中美两国的贸易历史
1978-1991年,。据中国海关统计,。%。
1992--2001年,改革开放扩大。中美经贸发生结构性变化并保持快速发展势头。%:%
2002年以来,中国加快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美经贸全面、高速和深入发展。,%。为三个阶段之最高
二、中美两国近30年的贸易量
美国不仅是中国最重要的经贸伙伴,而且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第4大进口来源。另一方面,中国也是美国重要的贸易伙伴。2008年,中国成为美国第二大货物贸易伙伴,仅次于加拿大;其中,中国成为美国第一大进口市场,超过加拿大,中国成为美国第三大出口市场,仅次于加拿大、墨西哥,超过日本和德国。以下是中国与美国自1981年以来的相互贸易规模:
三、中美贸易中进出口商品的构成
美国对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植物产品和贱金属及制品,2009年1-、,%、%%。
美国自中国的进口商品以机电产品、家具玩具和纺织品及原料为主, 2009年1-、,%、%%。
中国在家具玩具、鞋靴伞等轻工产品和皮革制品箱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占据美国的大部分进口市场,具有绝对优势;在机电产品、贱金属及制品和塑料橡胶上具有一定优势,略微领先于墨西哥、加拿大等国;在化工产品、光学钟表医疗设备和运输设备等产品上,中国与爱尔兰、加拿大、德国、日本等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四、中美贸易之间的比较优势
美国的优势领域较多,主要集中在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美国农业高度发达,机械化程度高,粮食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5。近年来,美国产业转型加快,制造业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劳动密集型产业进一步被淘汰或转移到国外,而信息、生物等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利用高科技改造传统产业也取得新进展。
中国优势产业最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通信设备等领域,国际分工中明显处于有利地位。中国纺织品、服装产品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不仅如此,中国这三类产品出口占全球出口的近1/4及以上。除了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外,中国还显现出综合优势,产业配套能力逐步增强,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得到迅速改善,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自主创新。
五、双方的贸易政策
美国:在全球金融危机蔓延和世界经济
中美贸易关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